追風箏的孩子,面對真實人性的鏡子

Posted by

追風箏的孩子,面對真實人性的鏡子
今天去電影院觀賞追風箏的孩子(The Kite Runner)這部由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

一如往常地,也許會對小說改編的電影先抱持著會打折的態度來面對,畢竟當初從母親那邊接過追風箏的孩子這本小說,看完的感動是很深刻的,那個這個改編的電影究竟做得如何呢?

覺得本片應該是將沒看過小說的人們視為最大宗的觀影者,看過小說的人,會對整個事件背後更為了解,但紙上情節的現實化,給人們另一種視覺、聽覺與情境的感動,而不是小說文本原先提供的形式。

卡 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的小說精彩,而電影打造出來的作品如果未能超越小說本身,那麼一定得在某些地方有所表現,而追風箏的孩子,導演Marc Forster在劇情方面或許對小說讀者來說是不夠的,但一些詮釋的手法還是能夠帶給人們新的悸動。自己還滿喜歡他先前執導的作品口白人生 (Stranger than Fiction)、擁抱豔陽天(Monster’s Ball),細膩,劇情張力也夠。

以下內容提及劇情的部份,都不會描繪到足以影響觀影樂趣的程度:

追風箏的孩子作者早年是在阿富汗長大,父親是外交官,母親是教師,所以有較好的生活環境與教育,而他幼年時結交並指導讀寫的哈扎拉人朋友,成為其第一本小說中主角阿米爾和哈山關係的原型。

劇 情簡單易懂,看似和平的環境存在著許多陰影,包括阿富汗境內伊斯蘭教遜尼派與什葉派鬥爭的宗教問題,共產黨,蘇聯入侵阿富汗10年的國家生存問題(美國資 助阿富汗反抗軍),以及塔里班(神學士)政權的建立,普什圖人(遜尼派)與哈札拉人(什葉派)的種族互斥,主角生存的阿富汗,從小康歷經戰亂、宗教鎖國、 恐怖主義,自由好像是遙不可及卻有有點希望實現的夢,讓人很難不去想到成書當時的相關議題。

電影導演與小說作者在呈現劇情上的最大差異是戰 前、戰後的對比程度,小說有充分的描寫,而電影只能挑重點來解,必須兼顧到其他劇情。主角小時後經歷的喀布爾和成人後在美國與喀布爾環境有很大的對比,戰 火與動亂的洗禮以容易讓人意會的方式傳達到內心,我們在觀影時,也和閱讀小說時一樣成為劇中人物感同身受,在乎阿富汗這個國家的未來,在乎不良社會環境下 帶來的既得利益者與邪惡份子。

作者選擇風箏這個命題很貼切部份的內容,風箏象徵著一種自由,不論是甚麼種族、宗教、政體,生活在其中的人 們,需要自由是很自然的。電影中只大略提到以往阿富汗還可以漫天飛舞的風箏比賽,而神學士政權還禁止人們放風箏,而小說中則描寫到更多被禁止的東西,包括 電影畫面中帶到的美國電影、外國音樂、聚會歡笑等等,在神學士宗教鎖國的境地裡不復存在。

個人覺得電影鋪陳方面最好的3段戲除了將風箏比賽 天空的部份具象化(追風箏的橋段就還好)外,主角父親某晚臥床親吻主角夫妻,並親吻從阿富汗帶出的土石很讓人動容(在酒館對於主角阿米爾從大學畢業的自豪 也演得不錯)。而主角在巴基斯坦閱讀阿山的信,配樂與場景運鏡,句句字字動人心弦。

逃出阿富汗的橋段電影只著墨邊境間主角父親為了避免同車 的阿富汗婦人被俄羅斯士兵凌虐而挺身而出的劇情,但帶來的對比效果很好,凸顯出阿米爾選擇了逃避的態度,以及不同時間選擇了逃避的不良後果。阿山、阿里、 主角父親、主角阿米爾自己,甚至是阿賽夫,都因為阿米爾的諸多逃避而被影響了一生。(父親在阿米爾小時候就提醒,不去解決的事情,越晚後果就越嚴重)

阿米爾選擇了回去喀布爾面對一切,是悔恨的亡羊補牢,但也是成熟的表現,值得鼓勵。

以下是追風箏的孩子(The Kite Runner)的電影預告片:

電影導演做了很多努力,有些地方處理得不夠好,但還算是優質演出, 推薦給各位觀賞。

感覺上也是個面對真實人性的鏡子,不知道這樣說洽不恰當呢。

歡迎留下您的想法與意見:
新網站新氣象,會想到緞帶教堂的美好
一直很喜歡的緞帶教堂 Ribbon Chapel
2008 年 3 月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