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悲劇演員,老人車站賣票賺微薄利潤

Posted by

社會悲劇演員,老人車站賣票賺微薄利潤

這是自己第六百格的文章,一年來累積的成果,要繼續努力才行。

地方新聞偶爾會可以看到發人省思的內容,它雖然有時會出現質量的問題,或者是淪為宣傳,但我還是滿喜歡看的。「小新聞」更貼近公民新聞的感覺。

下面這兩則新聞,則是令人鼻酸:

景氣差!老人兜售車票 賺差額貼補家用
賣票遇到不給錢的 「打工」阿嬤急哭了

撰寫者游振昇好像是聯合報系中區的記者,這兩篇我覺得他倒寫得還算用心。

10%的利潤雖然看似不高,但現在的各行各業,要有10%以上毛利的商業組織,老實說已經少之又少。有人很會賺錢沒錯,但大部分扣除生產成本、人事、管銷、行銷費用,淨利就更少了,有不少大廠都還在進行「保五捍衛戰」,這年頭真是難過呀。

從老人們的賣票過程中,可以看到社會的弱肉強食,這時候,保障弱勢的社會機制在哪裡呢?

車站方面也許可以請老人幫忙賣票,但不是用給薪的方式,而是給他們管理,留一個空間給他們兜售以九折價格購買,原價賣出的票卷,方便趕時間的旅客。

每次去台中車站,最討厭的就是如果沒有先預定票,要排隊很久才買得到,尖峰時間那就更不用說了。有人能夠幫忙買票,我當然很樂意付錢,還可以順便幫對方的忙。

如果仿照義工的制度,發給背心,採登記有效管理制度,雖然不支薪,但賣票的微薄利潤,也許夠他們每個人一天賺個一百、二百元。

車站如果要花人力作趕人的時間和事情,還不如稍微管理一下。景氣差,大家餬口飯吃,您就幫幫忙吧。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是一千二百五十年前杜甫寫的詩句,至今確實仍是當下社會的最佳寫照。

歡迎留下您的想法與意見:
新網站新氣象,會想到緞帶教堂的美好
一直很喜歡的緞帶教堂 Ribbon Chapel
2005 年 11 月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