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知博覽會以關懷地球為主題

Posted by

愛知博覽會以關懷地球為主題

剛好看到這篇新聞,文章提出的一些看法,值得我們省思。

能源的課題,我想應該是愛知博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國際原油價格已經高到每桶五十幾美元,氣候與環境越來越不穩定的時刻,人類如果不好好調整心態,節源開流,未來的日子可能會很慘。

以燃料電池為動力的車輛,勢必要多加以推廣與開發,日本車廠們在這個領域耕耘得相當不錯,對汽車排氣量的管制也很有一套。台灣如果再不想想辦法,至少也得像新加坡這樣,控制全國的車牌總量,因為車牌一定,污染高的舊車勢必都是被淘汰的,人們會儘量使用低污染的新車種,而且因為總量固定,污染和交通問題會因此減少,雖然會造成些許民怨,但搭配良好的大眾運輸系統,這些問題也可以克服,畢竟,新加坡領土不大,還是好管理些。

今年的愛知博,台灣很可惜地只有以表演文化活動參與(如雲門),政府和日本餐廳簽約賣台灣小吃的作法,我也不太能認同,這樣的參與對世界一點益處也沒有,更謬論對台灣有什麼讓世界更注目的幫助。

以下是新聞原文部分節路

揚棄人定勝天鴨霸理念

20世紀人類對環境破壞無與倫比,因此愛知博要探討的是,作為新世紀首次人類匯集的真意為何?

看到日本人側重「自然的向度─宇宙、生命與資訊」、「生活的藝術─人生的技藝與智慧」、「生態社區開展─循環再生的社會」3個觀念展示取向。並改變以往「人定勝天」的鴨霸,轉而向自然學習,開發與利用人類智慧發展科技,讓大家得與自然永續共生的新意。

首先我們看到,日本人選擇名古屋東部山區現有青少年自然公園,作為博覽會「長久手會場」,及富含翠綠的里山森林遊步區作為「瀨戶會場」的意義。

兩展區開發使用率都很低,以保留大部分自然區,全球民眾來參觀時,就可在森林體驗區與自然學習教室度過。

與環境共生的無汙染建構

當然各館舍基址選擇,皆位於原本的已開發地,使各會場原自然景觀不被干擾。因應崎嶇不平的自然地形,採人車分道的鋼木混構高架空中「人行迴廊」(Global Loop),顯現對原自然地形地物的尊重與回應。這是在不干擾自然下所建出便利的人行徒步道。

館舍興築也有新取向,他們皆採可循環再生使用的建材,如鋼木竹與乳酸合成塑膠等,這在博覽會結束就能迅速拆解再利用或再生回歸原狀。

交通工具多以低汙染、高科技、低噪音、省能為主。連接名古屋市區到會場乃新落成的磁浮列車新捷運Linimo線;行走於長久手會場內高架空中人行迴廊下無人駕駛的IMTS(Intelligent Multimode Transit System),是TOYOTA公司開發的新一代智慧型交通工具。而高架空中人行迴廊上的遊園車和現有公車都採新型燃料電池,並不會排放汙染空氣的物質。

長久手會場與瀨戶會場間設置高空纜車,是愛知博覽會結束,唯一會留下來的設施,以供原有公園聯絡之用。

我覺得最值得國人體會的是,他們運用各種新開發的混合能源,使得會場供電能自給自足,包括太陽能電池供電、會場的生廢棄物(如廚餘)發酵為沼氣,作為電池燃料供電;或以廢塑料高溫燃燒作為電池燃料供電,甚或以NaS電池供電。

這些設施也都不藏在設備空間,反而配置在西側入口南邊的第五展區,讓大家能公開參觀。此作法不僅善加使用自然能源,也將廢棄物再轉化為有效能源。

龍貓園區成熱門景點

從入口進會場,捷運就從萬博會場站進入,也就是長久手會場之北門,此為主入口,令人驚喜的是,多為木構組構設施形成入口意象。

入口後就是主要企業館,東側是TOYOTA館、三井與東芝館、日立館、日本瓦斯館、「夢想之山」館。這以仿富士山形的「夢想之山」館最引人注目,最為特殊。西側有「歡樂」電力館、JR東海館、展覽車館、三菱未來館,其中以「歡樂」電力館前所呈現出環境對策「3R(Recycle, Reduce and Reuse)」的實驗成果最引人省思。

往東空中纜車北站,再沿高架空中人行迴廊往東,依次為中東、南亞、東亞各國館和美洲各國館,往南則為「中部千年共生村」和「愛知縣館」。

此區西側皆保留其原自然森林區,於其中建構日本庭園,並重現宮崎駿之卡通名片「龍貓」中May的家,來吸引闔家參觀。之所以以「龍貓」為對象,主要在於宮崎駿藉卡通名片「龍貓」來反思人類破壞自然之過。據聞,此景點每日限制參觀人數,已經預約到5、6月了。

長久手會場最南端依次為歐洲各國館,非洲各國館。西入口區其北,即主辦國的日本館與名古屋市館「大地之塔」,更北者為東南亞各國館。整個會場西側為遊憩區,包括頑兒寶島、機器人站、地球市民村、水與風之廣場、闔家樂園等。

台灣博覽會反思

至於瀨戶會場,基於森林地保育與體驗,主為日本館與愛知縣館及市民館、海上廣場及入口迎賓館。多數國家館展示主題有回應萬博的自然共生,然有些則僅以文化為主軸來回應生活藝術。真正著力於自然共生主題的非主辦國的日本館與地方館莫屬。

這兩館皆為實驗建築,試圖透過科技重新建構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親密關係,此關係的活化可解決全球環境問題,其線索在大自然的智慧及其早已蘊含的卓越體系。

反觀台灣,「2008年台灣博覽會」迫在眉睫,所剩時間是否足夠完成日本萬博般的水準,值得擔憂。日本乃是傾其強盛國力、充分之時間、與各國家與國際機構協力合作,設定單一會場,才能完成此深廣意涵的萬國博覽會。

我們想以短促的時間,去建構距離遙遠(桃園、嘉義與台南)的3個會場,其結果不想可知。更可怕的是,到時候極可能熱鬧一陣之後,徒留一堆廢棄物而已。

參觀愛知世界博覽會,我們宜反思自己為何要做?如何做?怎麼做?

歡迎留下您的想法與意見:
新網站新氣象,會想到緞帶教堂的美好
一直很喜歡的緞帶教堂 Ribbon Chapel
2005 年 3 月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