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很多指標與跡象看來,全球經濟狀況,一如先前預料,2009年Q3有一些曙光出現,雖然經濟仍舊是呈現衰退,但衰退的情況已經比較緩和。
同時,非常重要的美國失業率,日前美國公佈的數據是7月份從6月份的9.5%減少到9.4%,是近期首度的降低,很有指標性意義。但是,非農就業人口仍舊減少24.7萬,失業人數仍舊是處於高峰狀態,如果連續好幾個月都能夠繼續減少失業率,才是就業市場有真的好轉,若無,失業率要重回10%是很容易的事。事實上,美國失業率這次的降低,固然鼓舞了美國市場,但實際的就業狀況仍舊嚴峻9.4%還是很高的失業率。
目前製造業指數有轉好,但佔美國GDP比重最高的服務業,復甦跡象緩慢,這是美國經濟的隱憂,身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美國有轉好情況,全球才會跟著動。
台灣屬於景氣先行指標的特殊地位,電子供應鍊為景氣前線之一,景氣轉好前,出貨量就會大增,反之,景氣不好前,出貨量大減,都是領先指標。從半導體、消費性電子、電腦相關產品的海外訂單狀況,可看出國際市場恢復的動能。
Q3到頂,Q4持平,這是原本台灣預想的狀況,不過隨著莫拉克颱風災害,內需市場會有一些委縮,而出口雖然沒辦法恢復到2007、2008年的大好水準,但已經比2009年Q1、Q2好,只要海外市場有信心,台灣廠商的生命力很強的。
某些產業的訂單能見度已經不只到9月底,甚至是已經看到年底了。
不過,基本面沒有打穩,是美國、歐洲、日本、台灣等市場的隱憂,這個陰影將會持續到2010年,失業大軍何時能夠真正削減, 市場消費力與信心的恢復,這些關聯都環環相扣。
延伸閱讀:
2009年6月份美國失業率創下26年新高達9.5%,歐巴馬總統救失業方案仍未明顯奏效
IMF全球經濟展望預估2009年衰退0.5%~1%,經濟將於2010年復甦1.5%以上
台灣失業率連續8個月攀升,1月份達5.31%,Q3有機會停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