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大學錄取率逐年升高到9成,主要有大學廣設、技職教育弱化與子女人口數量減少等三個原因。
而其中的子女人口數量減少,在這幾年會變成越來越嚴重的問題。
少子化影響的人口數量改變狀況為何?
我們來看行政院主計處的靜態人口數據,請注意這份每5歲一個級距的人口分段統計表。
0-4歲的幼兒階段人口,在1980年代是1,613,288人,當時的20-24歲人口(有一部份是大二學生到碩士生、當兵者)有1,902,136人,這個差距是正常的,這30年來,0-4的數量會比5-10、10-15要少。
到了2009年6月,0-4歲的人口只有1,014,818人,比30年前少了約60萬人之多。
而20-24的人口數則是1,619,884人,約莫是1980年代0-4歲人口數,和當時20-24歲人口數比起來少了28.2萬人。
15-19歲是高中、大一年齡,這個階段的人數在1997年的高峰是201.2萬人,到了2009年6月,只剩下161.4萬人,15-19歲的人口少了約40萬人之多。
各部會政策應提早因應做調整改變
由於0-4歲的小孩數量減少的比例大於20-24歲人口,他們一路長大時,小學、中學的整體平均班級人數應該是下降的(明星學校可能仍居高),到了大專教育階段,這些學生對學校招收學生的名額數量需求就更少了。而且想想看,整個中小學教育環境是不是要調整,閒置的校舍該怎麼辦?流浪教師一堆,那麼師範教育體系還要招收那麼多學生嗎?是不是要輔導流浪教師轉業?未來學校數量與教師減少該如何因應?
這幾年台灣的大學招生不易,要唸的學生人數小於大學總提供的名額數,除了推甄這個管道比較特殊外外,一般學生只要有唸書,指考要上大學都不難。20-24歲的人口從1980年的190萬,慢慢減少到1996年的182萬,又於1999、2000與2001年回溫,2001年還增加到200萬,但之後繼續每年減少,2006年降到176萬,2007年是167萬,2008年為164萬,目前是161.9萬,按照這份表,2010年時可能差異不大(15-19歲數量接近),但未來會繼續減少(5-9與10-14階段人口減少幅度高)。
換言之,依目前的比例,大學招收的學生數量應該會繼續減少,除非台灣社會發生結構性變化,大部分的小孩都跑去唸大學,大學才會呈現名額需求的增加。
以2008年來看,該年度大學指考加推甄約13.8萬人,而2009年推甄名額為36,412人,指考名額約為8萬2千多人,合計大概11.9萬人左右,已經比2008年的大學名額少了。可以想見未來台灣政策如果不改變,大學的招生態度不改變,未來恐怕私立學校應該會少掉一半(收不到足夠的學生),有要唸大學的人,超過60%以上都是就讀公立大學,非常可能改變現有公私立大學校院學生的比率3比7的狀態。
15年後的大學招生人數有多少?
當然,台灣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去唸大學(15歲以上的人口只有18.35%是大學(包括技術學院)畢業或肄業程度,研究所畢業或肄業者佔4.12%),事實上從事職場工作、技職體系的人也不少(15歲以上的人口專科畢業或肄業程度佔12.9%,高職23%、高中9.4%),並不一定全部都走高等教育路線。要注意的是,這個數據是15歲以上台灣人口全部的累計,隨著年齡變化,會選擇更高的教育比例也會改變。
按照上面推算下來,15年後的2024年,來看當時的18歲人口(假設估101萬/5約20萬),這些人全部唸大學顯然是不可能的,假設唸大學意願從目前的20%提高到40%好了,也就是只有8萬人要唸大學,請問目前12萬人的招生名額是不是太多了呢?而且真的有那麼多人要唸大學嗎?如果只有20%人要唸,也只需要4萬名額就好了(當然這不太可能,唸大學的比例一定會提高)。
不用等到15年,光是5年後大學招生時的屆齡人口數已經少了1.3萬人上下,不論是大專教育、技職教育,或投入職場,2014年的學生和青年勞動力就比目前再少。
事實上,還有更多的人沒機會,也沒經費來唸大學,這樣的比例很高,他們的受教育權利是否要被剝奪?有沒有必要唸大學?這是制度和社會結構問題,值得探討。只不過,台灣大學程度的人才是否過多,過少?這應該由市場機制來決定,我不敢妄加斷言。
所謂的人口政策是可以預測與設計的,比方說當嬰兒潮開始,跟著他們蓋小學、中學、大學後,後面沒有嬰兒潮上來的人口時,政府要想得是如何來退場,改善閒置的校舍,美國就開放移民,改變教育政策,英國有一堆學店來吸引國際學生來留學。而台灣呢?好像還沒仔細規劃。
這牽涉到教育資源重分配與整體教育品質的問題,也關係到台灣競爭力與財產重分配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