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沒什麼好爭論的,因為現在就算台灣都不承認中國大陸學歷,企業照樣可以用有中國大陸學歷的台灣學生,甚至是中國大陸的員工,台灣的職場工作者、學生、公教體系人員應該擔心的是自己未來的競爭力在哪裡,如果一直躲在溫室裡面,等哪一天溫室沒了,是沒辦法活得長久的。
中國大陸高等教育學歷的實務難解之處只在於,鑑識畢業生能力的好壞需要HR(人力資源)人員更用心。
首先是重點大學的畢業生確實「通常」會比非重點大學的畢業生要強,而且很多能力上「絕對」不輸台灣公立大學的畢業生,某些能力因為社會、文化的因素而欠缺,但不影響專業技能的應用。倘若你的公司很清楚自己要的是哪一種人才,中國大陸重點大學學歷的畢業生並不會不好用。
其次,非重點大學的數量非常多,當中有好有壞,HR人員必須瞭解不同大學的強項、排名外,還要知道中國各個省份學生的氣質與大致上的特質,找到適合的人才需要費一番功夫。
再來,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畢業生通常在畢業前會找工作,很多公司在畢業生還沒有拿到畢業證時就開始讓他來上班,時間到了再放假回去拿畢業證,這段期間通常是試用期,拿到證書之後看情況再轉成正式僱用。
以上不論是在中國大陸當地找人,或者是在台灣找人都適用,外商在中國大陸雇聘大致上也是差不多的,只不過,在中國市場裡面工作,勞動合約(合同)相關的規定還是要特別注意。
即便是台灣都不承認中國大陸的高等教育學歷,對企業來講也沒差,要找到專業能力夠,肯上進,又能夠好好合作的中國大陸高等教育學歷畢業生(不論是台生或陸生)並不是辦不到的。
請特別留意一個事實,即各職場用人不同而導致的競爭力結果,都是各公司要自己承擔的,有的公司可以承受美麗的果實,有的則不行,這完全取決於HR相關人員或老闆用人的能力。
換言之,倘若台灣未來開放中國大陸人力市場,兩岸變成共同市場的時候,人們的競爭能力在哪裡,變得十分重要,以至於現在看來,爭論中國大陸學歷要不要開放承認,看起來就是沒有意義的事情。(以工地建築勞務能力而言,本國勞工的競爭力根本沒辦法和東南亞國家外勞相比,成本貴,態度也沒有比外勞好,訓練方面則要看公司怎麼安排,有人在乎東南亞國家學歷嗎?同理可思考印度、歐洲、美國等地的人才在台灣經驗)
因此,我很認同台灣目前的職校生、大學生、研究生要再加強自己的能力,職場工作者也是,因為大家真的是活在溫室裡面,卻不知道溫室未來恐怕就快沒有了。你覺得台灣這種保護下的環境還能夠維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