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在今天公佈了2008年12月非農就業人口統計數據(Non-Farm payrolls)與失業率數據,2008年失業人數創下64年來最高紀錄。
美國在2008年11月時的失業率為6.7%, 原本預期12月的失業率是7%,但傍晚公佈的數據達到7.2%,比預期的還要嚴重,是16年來的最高點,而且我想數字還會再繼續往上。
12月增加的失業人數是52.4萬個,總計2008全年美國減少了258.9萬個工作機會,只有1945年世界大戰末期的275萬失業人口的數據超過它。
從美國公佈的資料可以發現,工作機會的減少,以製造業、建築業、通路業與短期臨時僱員(短期約聘)的工作者為主。
另外,美國企業界也正減少僱員的工作時數以節省人力成本支出,一週平均工時已經下降到歷史紀錄的低點「33.3個小時」。
美國的經濟復甦緩慢,只要它還沒痊癒,全球都還是在生病中。(歐元區失業率7.8%,上個月應該會破8%。)
既然是百年一見的人禍災難,應該就要有超乎平常的作為。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全球主要國家,普遍用舉債的方式推行各種刺激經濟、擴大內需的方式,都是史上規模最大的行動。而這些錢丟下去,要達到作用,市場實際狀況變好,都得要等上好幾個月了。
台灣的狀況
這幾個月,台灣碰到類似的狀況,而且模式、趨勢和美國不會差異太多,除非特定領域有政府的政策在顧著(如建築業,但日前也有一家公開發行公司中槍了)。
自己想問台灣政府的問題也就在於,台灣的行政、司法部門,有甚麼因應的方法?至於相關部會的整合措施,都應該按部就班,好好統整。在已經可預期情況會更糟糕的情況下,非常手段已經是必要的。
最後一件小事,近期才想到,美國既然可以在每月第一個週五公佈失業率相關數字,都可以那麼早出,但台灣的主計處每次公佈上月失業率居然要等到每月下旬22日,日本則是25日才公佈,後2者應是過去習慣所至,故公佈時間應該有能提前的空間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