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日益開放後,台灣這邊是同時面臨了經濟結構改變與全球經濟局勢、市場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產業、不同地區之間榮枯的差異。中國大陸這邊則是在改革開放後,中國不但是全球最大的工廠區,也是個巨大的市場,可是卻有城鄉巨幅差距、超高度貧富落差、盲流、三農等多種問題。
兩岸的經貿互動中,有很多人嚐到甜頭,在兩岸不同地區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活絡市場經濟,不過卻也有一部分人在此影響下,生活困頓。
隨著中國整個市場的起飛,物價、房價高漲,工人、薪水階級與農人的收入增加速度明顯跟不上,雖然在2010年~2011年不少工人大幅增加薪資,農村的收入水平還是沒有顯著的提昇,這些都需要時間來改善。
台灣的話,可預期的是有更多大陸人士來台灣打工。各位如果有在關注早餐店、餐飲業中服務人員的來源,可以留意到近年僱用大陸人士的比例提昇得很迅速,當中有合法、也有非法的。同時,台灣的外籍勞工、看護、幫傭,合法在台灣各種店面打工的,非法打工的,數量也不會少,已經有越來越多年輕人發現,不但連很一般的工作很難找,就連打零工,也面臨了不少外來的競爭。
新加坡的外勞比例非常高,不過他們卻沒有這樣的問題,何故?
他們和台灣雖然都是出口導向為主,不過新加坡本身還有自由貿易港、轉口貿易,其金融、服務業的產業結構也比台灣要穩固,工作不見得更好找,但他們有較整體且全面的外勞政策,這是台灣欠缺的。
換言之,台灣還沒有準備好面對一國勞動人口中,從1成、2成、3成一直往上跳的局面。
台灣的政府部門,還沒有有效或通盤的對策,這是牽涉到教育、勞工、經濟與政體存續的大問題。藍綠兩黨,關注者多,提出有效意見者少,因為這是兩難又不容易解決的問題。
年輕人找不到工作,連打零工的機會都很少,沉迷於虛擬世界或聚眾無事變有事,社會階層流動不易,這個社會的成長就會陷入停滯。大學畢業生的薪資低而沒有成長,投資念大學的誘因降低,未來的成長動能也會變低。
難解,我也還想不出一定有效的辦法。
見微知著,各位從你日常生活接觸到的服務業體驗,想一下未來幾年台灣的產業風貌吧。
下次再來談中國勞動市場的巨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