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李喬的《寒夜》三部曲

Posted by

推薦李喬的《寒夜》三部曲

台灣作家李喬的「寒夜三部曲」讀來頗令人感動,初步看完的是第一本小說寒夜,公視在幾年前曾經拍攝其為電視劇集,一時沒時間觀賞,這回讀了小說,也許有機會開MOD找有沒有公視這個劇集的隨選視訊可看。

寒夜與我過去看鍾肇政、葉石濤與吳濁流等人的台灣文學有點不同,李喬應該是將歷史事件作鳥瞰式的研究,寫小說時一併參考加入,本身下了很多鄉野考察的功夫,故小說道出之情節實是半虛,但看似全真。

以土地為根,小說寒夜從客家人的彭家著手,描繪1890年~1897年台灣人在苗栗山區墾殖奮鬥的故事,剛好是日本殖民台灣的政權交替期間,這種從小人物身處大時代邊陲所建構出的歷史觀,讀來既淺顯又小感動。

故事的背景很簡單:

1890年冬季,苗栗公館「隘寮腳」地主楊善慶的長工彭阿強,因楊家二十多甲水田在春天被颱風帶來的水災淹沒大片,多年的長工彭阿強辭別主人,帶著一家七男五女與攜帶火槍的隘勇劉阿漢等二人,前往苗栗大湖庄東邊山區的「蕃仔林」,楊家贈送500公斤蕃薯相助。這是與台灣先住民(原住民)領土緊鄰的土地,在這邊開墾,是會有被攻擊的風險,他們一路上險阻不斷,就算是到了目的地,還有更多艱難要面對,所以這本書是個努力求生存的故事。

劇情令人感慨的地方是客家人稱為「長年」的長工職業,好幾代辛苦且命運難翻身。好不容易有機會取得自己的土地,卻是只能往山區前進,被迫與土地原本的主人原住民作戰,而原住民不得不護土,對抗漢人。

就算是拿到了土地,清國的墾戶制度對貧苦農民階層形同不合理的剝削,地主階級、官人、擁有武力能對抗原住民的墾隘(形同現代的土地開發商)巧取豪奪,生活還是一樣辛苦。

而日本獲得台灣後,原住民、漢人(客家人、福佬人)一度合作抗敵,但階級間的衝突,在這種壓力下,總會爆發出來的。

「寒夜三部曲」後續2本小說故事的命運就更多冉,「荒村」這本小說寫日據時代下的台灣文化協會和農民組合,用了相當大的篇幅探究農民組合,讀來會對日治時期台灣真左派與農民結合的情形有更深的了解。

而「孤燈」 講的是台灣人在二戰期間到中國大陸、南洋一帶作戰的故事,同樣是從小人物的眼睛看當時的世界,不能不說作者李喬當時為文時,想必認真至極,才有此三部曲小說佳作。

推薦給各位閱讀,台灣網路上販售的版本有兩種(路邊攤或舊書店價格應該更低吧),分別1980年由前衛出版社推出的版本, 3本書一起買比較便宜。而另一個版本是由遠景出版社在2001年推出的版本,我在網站上看到的是分售,3本一起買會比前者貴一些,但書籍的狀況比較新。這邊就不列書籍連結,歡迎自行搜尋比較。

歡迎留下您的想法與意見:
新網站新氣象,會想到緞帶教堂的美好
一直很喜歡的緞帶教堂 Ribbon Chapel
2008 年 8 月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