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直都有這類人士的存在,也一直有所謂的鎖國心態爭議,但我覺得那並不能算是鎖國心態,只是一半而已。為什麼自己定義成半鎖國心態呢?
鎖國政策是自絕於外,反倒是喪失大部分的競爭力,就和明治時期前的日本、19世紀的清帝國一樣。之所以有鎖國政策的心態有可能是為了於保護傳統文化、保障當地經濟發展,免受外來力量的影響、並著眼於國防安全,故減少與外界接觸的機會、造成國際衝突,導致可能喪失競爭力,喪失與其他國家接觸的機會。
但是半鎖國心態卻不同,這些人一方面希望擁抱全世界,又擔心被中國併吞的問題,已經恐懼到無以復加的程度,連帶著也放棄能夠藉由中國開拓其他舞台的機會。
只要和中國有關的議題出現,就馬上隨之勃起,義憤激昂地侃侃而談。
害怕中國而不願意去瞭解中國,研究中國,這樣要怎麼樣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呢?
擔憂台灣競爭力喪失而把頭埋在沙子裡自慰,和國際比起來會變得比較猛、比較勇嗎?
最近連2008年中國北京奧運的聖火,預定路線從越南胡志明市經台北往香港的路線引起爭議,都不敢讓它登台了,讓人覺得這些人反倒是碰到中國的威風,氣勢就縮了一半。
如果在國際舞台被矮化,就應該要更表現自我,而不是把它放棄後在自己的舞台上喊爽而已。要有信心去面對全球的舞台呀,中國與台灣的問題,不會因為一次聖火來台讓某些人覺得變成「國內路線」就會隨之惡化。
這種問題已經不是一天、二天了,國際間對於中國、台灣問題的糾葛與認知,也不可能因為這區區一次聖火來台就有什麼重大轉變,那還怕什麼?如果連信心都沒有,也放棄讓全世界看到的機會,自己都不辯解詮釋,而是把門關起來在後面喊喊中國矮化台灣所以不歡迎聖火等話語來自慰,國際上才真的沒有台灣的聲音,因為台灣選擇了沉默以對。
有時候沉默是金,但這個時機點顯然不適合。聖火來台,中國自然不會放棄這個契機,肯定會有動作,但難道中國有宣傳動作,台灣就不會也有宣傳動作嗎?結果現在基於不希望被矮化的理由拒絕奧運聖火來台,等於就是也把宣傳台灣的機會給一併放棄了,不告訴國際台灣有自己的政府組織、有自己的生活模式、有自己的社會文化與價值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