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蘋果日報刊載了一篇「議員惡整公僕」的新聞,我想不管是什麼政黨傾向的人,看了都會有憤慨的感覺吧。
事情主要是這樣,台北市議員呂瀅瀅八月二十七日,也就是薛凌違建要拆除的當天,在違建所在地薛凌仰德大道上的住宅,欲阻撓拆除除違建的工作,後來還是順利於九月三日完成拆除工作。在下認為外傳她是薛凌的乾女兒這件事情到還好,真偽不論,但後來發生的事情就很扯了。
九月七日,呂瀅瀅以市議員的職權,要求台北市工務局建管處,提供「近九年半」的「七萬五千筆」違建資料「彩色影印」,據了解,全部估計數量達三十萬張。
姑且不論彩色影印的價格(待過辦公室的都知道這多浪費),個人認為這種情況值得非議。首先,建管處人員得花費大量的時間(報載兩個月)才能完成,我想呂瀅瀅和其助理們,要看完也需要很多時間吧,還不如調電子檔,用電腦搜尋還比較快,這種紙上談兵幾乎是浪費公帑。
雖然呂大小姐(號稱是北市最年輕市議員)在報紙刊載當日前一天,才發公文說要負擔這三百多萬的影印費用,但她可能沒有考量人力使用上的時間成本,以及排擠其他案件的效益,更沒想到負責影印的人們可能因為連日要印這些東西,「有可能」導致心神不寧,釀成其他的行政作業疏失。單就調閱這麼多筆資料產生的問題而言,顯見呂大小姐確實還是太年輕了點,做事欠缺全盤的考量。
再來是事件的發生時間與相關要素,「疑似關說」拆除違建不成,過四天就申請調閱大筆「我也不知道她調閱那麼多什麼時候可以看完」的資料,總覺得蘋果日報下的標題真的是好啊,「議員惡整公僕」,這種情況不用這個標題不然是什麼呢?
這個時代已經是資訊時代了,莫要人不知就是己莫為,政府不是有這些資料的電子檔嗎?何必要彩色影印呢?那之前政府努力許久的電子化政府到哪裡去了?
呂大小姐在台灣曾就讀過金甌女中,最高學歷是美國西太平洋大學「學士班」,不知道念的是什麼科系(據在下的調查,這個美國西太平洋大學疑似學店,校園位置資料令人莞爾的是有中國學區、台灣學區,還標明「因應實際需要,在工作所在地深造學位,無須停職或遠離工作崗位」,這樣有符合教育部認定的外國大學學歷嗎?),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她欠缺「資訊時代應有的成本與效率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