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勝利組: 端木賜學行俱佳 (12:31, Sep 12, 2012)
- 大阪城內展示室的大阪夏之陣的真田幸村 (23:26, Nov 18, 2010)
- 三談諫逐客書 - 新加坡副總理認為台灣人才閉關 (23:42, Nov 11, 2010)
- 台灣最低合法性交年齡其實是滿16歲以上 (約當高中二年級) (22:50, Nov 3, 2010)
- Linux平台使用SSD必讀 (範例為Ubuntu) (23:20, Oct 19, 2010)
- 從台灣榮登全球最低總和生育率看台灣社會人口危機 (10:23, Sep 20, 2009)
- 中英文新生兒命名事典 (23:52, Apr 25, 2009)
- 公主病,過了30歲就很難好 (21:43, Jul 4, 2007)
唔,新買的WD 6401AALS在Windows平台下的簡單測試效能,居然和一年前買的6400AAKS差不多,囧。
差別在於一個有號稱雙處理器與32MB記憶體,另一個則是單處理器與16MB記憶體。
耗電量方面硬碟上印的規格都一樣。 (5V 0.68安培,12V 0.55安培)
平均傳輸速率方面,6401AALS的92.2MB/S比6400AAKS的91.7MB/S快一些,存取時間也是快上一點,感覺這改進空間有點小。仔細想想,這個雙處理器不知道是否為廣告術語,會讓一般消費者誤解的是以為有兩個一樣的硬碟控制晶片來加速,事實上只有一顆Marvell 晶片。另外,控制馬達的晶片和WD其他的硬碟產品一樣也是一顆。而採用新的Marvell晶片,是AALS與AAKS最大的差異。
不過,WD這兩款硬碟算是7200轉領域硬碟中,實際效能比較好的,取決於快取效率、系統機構設計,故短期內我應該還會繼續採購這個品牌的產品。至於Seagate,之前新聞報導的事件發生後,我大概都不太會去碰。而標題的小抱怨,是針對相隔這麼久的產品居然效能沒有明顯的突破,實在是小失望(反正只差在晶片、一些結構上)。
老實說,我只希望它在多工處理環境時表現可以好一點點,目前測試應用軟體,覺得分數還ok,可以準備換上了。
HD Tune Pro 3.50測試圖共兩張,上面的是6401AALS,下面的是6400AAKS。
對了,這台6401AALS有5年保固,要知道自己的硬碟保固到的年月日,可以上WD官方網站RAM查詢。
序號在硬碟正面的印刷說明上,在大大地容量字樣下方有一行S/N:,後面的英文加上數字就是了。我查的結果是保固到2014年。
WCASY5938871 WD6401AALS-00L3B2 具備有限保用 7/30/2014†
最近因為有硬碟保固期間到了,於是又買了新的硬碟。
這次一樣選WD的640GB SATA硬碟,但因為6401AACS規格比較新一點,有雙處理器,以及32MB的記憶體,保固號稱五年。(我覺得可能用不了這麼久。)
本來想買較划算的1TB,後來想想還是算了,下次再買吧,我平常都買2,000 NTD價格上下的硬碟,超過這個價位的幾乎不太會買。
系統碟用這顆,資料碟的話,先用舊款硬碟撐著用,之後可以買約80美元的Hitachi 1TB。
這真的是個好消息,我目前在Linux平台上使用的Google Chrome瀏覽器社群測試版,也就是稱為Chromium的版本,新版號3.0.193.0開始,就支援了Flash外掛套件,瀏覽網頁時可以顯示Flash內容(如選單、youtube影片等等)。
我想,Linux版的Google Chrome瀏覽器,離正式推出時間不遠了,這也是為Google Android平台、Google Chrome OS平台鋪路,是很重要的一步。
目前Chromium在閱讀中文、複雜網頁、Flash都沒有什麼問題,已經慢慢地可以讓我在Linux平台上使用為輔助瀏覽器,以後如果有很大改進,說不定主要就改用這個,前提是能夠支援夠多的附加元件。
不過,Chromium支援Flash功能啟用,你的Linux平台中要有安裝Flash套件才會比較方便,一般是到Adobe官方網站下載,依據不同的安裝包檔案(如Debian、Ubuntu是deb),安裝在瀏覽器的外掛(plugin)目錄裡,而要讓Chromium使用Flash,就得下這兩行指令,指定Chromium的Flash外掛連結,或者是複製檔案到Chromium外掛目錄中。
1、cd /usr/lib/chromium-browser/plugins
2、sudo ln -s ../../mozilla/plugins/flashplugin-alternative.so flashplugin.so
3、重開Chromium瀏覽器
今天看新聞與討論的心得
台灣要實施十二年國民教育,除了時間問題以外,其實還有很多爭議的
12年國教 家長:不建議採計在校成績 不知道會怎樣演變? 台灣的教育制度大變革該怎麼面對呢?家長和社會的問題在哪裡?
712上街頭「不要基測,給孩子快樂國教」 十二年國教真的會提早實施嗎?
我的感想是
台灣教育有兩大根本問題,第一是社會風氣與家長,第二是屢次修改,總沒有定案的教育政策。而搖擺台灣教育政策的,正是某些家長造成的。換言之,兩者互相影響,才產生今天的台灣社會,也是無可避免。
家庭的環境自然會影響入學 不論是完全學區制度(收入高者在好學區)或者是考試分發制度(收入高者有機會達到較有好成績入學),這些制度的結果應該差不多,但過程有差。
未來的台灣 私立高中會有一些吃香的地方 被「部份」家長高度重視 和國外是一樣的 這也沒不好
而大概有90%的學生唸學區高中 10%的人去參加獨立招生的明星高中
台灣社會需要的是接受和理解 讀書和要求好成績真的不是唯一的選項
目前的父母很多都把小孩的成績當成未來的業績在處理,而沒有完全認同小孩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有他自己的未來、夢想,和個性。
問題很好,其實我想過很多次。
觀察Wretch、Pixnet、Flickr與其它社群網站,除了可以發現到「正妹的好友通常都有很多正妹」 這個幾近於鐵的事實以外,另一個事實是正妹「通常」對自己的外表很有自信,勇敢地表達出自己認為好的各種面。
根本的關鍵原因就是
通常,這些網站上大部分的照片是正妹,是因為她們比較會勇於把自己的照片放上去啊!!!
當然,也是有些人說,有些人根本就不是正妹還放照片上去。但是我認為,願意把照片放到網路上的人,通常對自己的自信心也夠,只要正面思考,每個人也有機會秀出有自信的自己,不是嗎?
今天去做出國前的最後一次產檢
又照了超音波
這時才發現
小孩的胎位沒有轉正啊
目前是約30週又一點點
胎兒的頭還沒有轉成在子宮下方的位置
要加緊進行讓胎兒頭轉向的運動
目前超音波的檢查結果是正常的
體重大約1,700公克上下
身體與手腳都正常 但是頭的尺寸按照生長進度 是比較大一點點
我們也很頭大啊
不論如何
希望小孩順順利利地誕生
健康快樂地成長
延伸閱讀:
我們的新生兒再5個月就誕生 (15:07, Apr 24, 2009)
雖然美商戴爾(Dell)這2次標錯價事件雖然影響了商譽,但事實上Dell在台灣並沒有特別積極推廣消費性市場,Dell在台灣市場的獲利主力應該還是企業用戶。
我們最近聊到,幾個朋友公司採購Dell伺服器還是如往常一樣,會從網路上選好配備後下單,全球運籌的Dell會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中心送來台灣客戶的手上。
當然,如果公司的採購方面因為近期事件對Dell產品有意見,也許就不會下採購單。但是,我聽到幾個公司技術主管的採購意見都表示持平,不受影響,仍舊是看企業或單位需要的產品規格去進行採購的動作。
對Dell於台灣市場的主要客戶而言,標錯價事件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更何況,這次液晶螢幕大訂購與E4300商用筆記型電腦大訂購事件,Dell都選擇用折價券(後者原價6萬,提供2萬折價券,形同是在產品市價上下),除了商譽問題外,對Dell於台灣市場的曝光有非常顯著的效果。原本不是Dell客戶群的市井小民,現在因為媒體大幅報導,還有口耳相傳,彷彿幾乎大多數人也都知道Dell這個美國品牌了,這是多有效果的宣傳啊?
對於Dell而言,即便是台灣分公司這邊不強化,甚至是市場傳出停掉台灣的網路購物都沒關係,畢竟台灣市場的主力客戶群,假設是企業與各種公私單位用戶好了,還是可以透過Dell全球網站網路下單,東西一樣從國外運進來台灣交貨。
Dell產品過去曾經發生過標錯價事件,處理方式為何?
事實上,Dell過去就有發生過標錯價格或品項規格不符合當地市場的事件,而且也採用不出問題訂單的貨,只提供折扣的方式處理。但是,也有2006年2月時,部份亞洲市場的Inspiron 3800 C600ST筆電從1338美元標錯成123美元,最後還是用這個價格提供給消費者的處理方式。
上面提到的錯價改折扣給消費者歷史事件,其中一個是2006年8月,Dell亞洲網站上針對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販售的Inspiron 2500 G800ST/G900ST筆記型電腦價格標錯,選購升級15吋螢幕的價格為438美元,比當時市價少了將近3分之2,Dell給訂購客戶的電子郵件上表示,願意提供同型產品20%的折扣,並向消費者致歉。
是的,20%折扣,也就是打八折賣給你,而不是當初標錯的價格。
台灣市場的這兩次Dell錯價事件,第一次被朋友傳訊說來買看看時我沒有買,並不是我不貪心,而是我覺得就過去經驗,通常是折扣給消費者而已,特別是大量訂購行為產生後,根本不可能會出貨。
第二次是筆電大折扣價格,從6萬降到2.2萬,我和朋友選擇了購買一台測試,因為我猜想這可能是庫存品出清,是故意的,因為紅色和藍色顏色真的太怪。沒想到,真的是標錯,囧。Dell自然不可能用這個價格出貨,還是選擇提供折價券給消費者,並限定購買該款電腦使用。
整起事件,個人的感想有5個:
1、台灣Dell這邊沒有做好危機處理,非常可惜,該好好檢討,而且也沒有考慮到消費者的訴求,一波未平,還發生第二次錯價事件,真的很誇張,演變到後來已經不只是消費者問題,還有法律問題。同時,明明是其他地區分公司Dell人員的問題,但台灣沒有做好迅速又讓人滿意的處理。試想,如果台灣處理得好的話,可以變成大利多,被總公司犒賞一番。但連基本危機都沒處理好,反而影響了部份商譽。
2、Dell全球策略就是這樣,標錯通常就是給折扣,除非是單子非常少,才有機會認賠出貨。
3、Dell營收影響有限,台灣市場太小了,全球市場太大了,而且Dell在台灣的主力客戶也不是一般用戶。從購物車方面來看便知,戴爾的企業客戶群大多都能夠接受,這可能是因為「工程師思維」,Dell的購物車模式比較不屬於台灣消費者思維的導向。
4、做消費性市場的網路購物還是小心一點比較好,看了就覺得不太敢做這種生意。
5、網路鄉民真的都很厲害,各種領域都有專精或熱心人士,但有的人也很貪心,再加上態度有問題的商人,以及部份沒搞清楚是非的媒體,整起事件的眾生相,就是現今台灣社會的部份縮影。
最近因為在訂購機票,看了幾個航空公司的資料後,對於空難人數與飛安資訊有了一點點興趣。對於不是從事航空業的一般人來說,不太會去知道各家航空公司的飛安紀錄,頂多憑印象和新聞資訊,怎麼樣來評估航空公司飛安呢?
航空公司財報中的財務狀況,各種營業費用,不同領域從業人員數這些很難去做仔細的評估,如果只是看看飛安紀錄好壞,也只能做個參考,因為一家原本很優良的航空公司,也很可能因為運氣、意外或財務問題,而產生不幸的飛安事件。
檢視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與飛安資訊網(Aviation Safety Network)提供的資料,我們來看看東南亞著名的三家國營航空公司的數據就好(都是國營來比較適當,畢竟民營還是有一些不同)。
紀錄良好、飛機也設法保持很新的新加坡航空,以及飛安紀錄也還不錯的馬來西亞航空,兩家公司原本是英國人開設的馬來亞航空,當新加坡從馬來西亞獨立以後,新加坡航空與馬來西亞航空就分家了,各由兩國政府經營,飛安紀錄中的死亡人數有多少呢?
這兩家航空公司的空難死亡人數分別是馬航兩次共134人死亡,新航一次共死亡83人,重傷71人。
至於台灣的華航又是如何?從1970年以來,這家公司一共有9次飛安事故是有人死亡的,不幸因為空難而直接或間接死亡的總人數達到約808人之多。不過說真的,華航在2002年以後,已經有7年沒有死亡的飛安事故。近期的重大事故是2007年沖繩的著陸起火事故,旅客與機組員都平安無事。如果說40年來共808人,也就是一年平均20人...
同樣都是國營事業,為什麼有這些差距呢?各位可以思考看看,我也沒有確切完整的答案。
飛機失事的原因分析
根據這份1970年以來的Accident statistics統計資料,飛安事故的原因,最高比例的原因是駕駛員人為疏失,高達53%,超過一半的飛行事故都是駕駛員的人為因素。
其次的失事原因是機器因素,也就是飛機本身的問題,達21%。這2項主要原因,都是可以靠人為訓練、良好的維修,以及飛機製造商的努力等等作為,予以改善的地方。
而第三項因素是天氣,達11%,屬於人類幾乎不可抗的因素。再來是其他的人為疏失,這包括空中交管失誤、不適當的載重、不當的維護、燃料被污染,以及語言方面的錯誤溝通等等,共達8%。
接著,還有一項也很難預防的失事原因,即外在的破壞,也就是被飛彈或飛機擊落、劫機、炸彈等等,佔失事因素6%。
剩下1%是其他因素。
航空公司飛安參考指標
國際組織AirSafe,提供了各洲主要航空公司的嚴重飛安失事率,可參考的指標有罹難事件率(Fatal Event Rate),以及FLE(Full Loss Equivalent,每百萬次飛行實際的死亡人數)。這是用來顯示每一百萬次飛行,發生死亡飛安事故的機率,以及死亡的人數比,可以當作航空公司的參考指標。
要特別注意的是,飛行次數越多的航空公司,相對就有比較多的事故,不適合直接和飛行次數較少的航空公司比較事故數量,而是要去看事件的發生機率。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美國航空的飛行次數多,發生飛安事件的次數也比較多,事故率平均值,FLE高)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請看古巴航空....)
Europe(近日發生空巴於大西洋空難的法國航空是非常重要的例子,其FLE飆高到4.23,成為歐洲航空公司的實質第二名,第一名的前蘇聯航空公司不能算,因為已經不存在,而其次是土耳其航空)
Africa and the Middle East(請看埃及航空....)
Asia and Australasia(亞洲與澳洲航空公司在百萬次飛行的事故Rate扣掉中國大陸方面航空公司的未詳盡資料,華航的7.16是第一名。至於FLE方面,華航就不是最高的,而是排第三,這一區FLE最高的是中國大陸其他航空公司,其次是印度航空...)
最後,想知道失事率與空難死亡人數較高的飛機是哪些嗎?請看這裡
最近排除了特定網站到處留一行字迴響的內容,我決定把該網址設定成過濾字串。
最主要的原因是覺得這樣太接近廣告形式了,原本是留言後過濾掉網址,現在我決定採取直接把該網域block掉,這樣連迴響都不能留。
我認同很多人努力迴響的精神,但一個朋友告訴我說,他的部落格不堪其擾,我去看過後,覺得有些廣告部落格真的是幾乎每次都留一行文,加上其部落格商業氣息太重,會給人不好的想法,究竟是要留,還是要刪掉?畢竟這和那種美國廣告機器人到處留言的不一樣,那種的是全面封鎖,全面刪除。
如果想要和大家互動,固然很好,但應該留下的是「私人部落格」網址,而不是類似公司企業的商業性部落格網址。
也許我沒有資格說這樣的話,有點得罪到人,不過這只是我很單純的想法,也許其他人有更好的建議也不一定。
最近聽到滿多認識的朋友、廠商、或網友選擇離開台北生活圈,搬回南部、中部的家生活與工作(非學生族群),不知道有沒有留意到這個狀況?
我是覺得,除了電影海角七號以後的影響,還有隨著經濟環境的改變,畢竟並不是因為看了海角七號,所以「操你媽的台北」,而是很多人確實發現,遠離台北生活圈,自己的生活更好,這並不一定是金錢方面,也是有精神層面的好處。
我們家長輩目前住在苗栗山上,也是選擇離開台北生活圈,而且不是台中都會生活圈,而是山林之間,有時候想想還滿佩服的,因為我可能沒辦法這樣。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離開台北生活圈。
也許逐水草而居並不一定是每個人的宿命,可惜這個羈絆已經數十年,又很普遍了,能夠掙脫嗎?還是只是一時的遠離?
我們台灣的內政部有去思考人口流動的問題,城鄉的問題嗎?還是只留在台北為主的觀點呢?
當然,還是有人會懷著夢想前往台北,一來一往,台北人還是很多的。
拿去捷元電腦聯盟 竟然還要100的送修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