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無名小站商業化的爭議與問題

Posted by

無名小站商業化的爭議與問題

先寫在前面,這篇文章並不是要對無名小站作什麼批判或攻擊的文章,純粹就事論事而已。

在本文引用(TrackBack)的這篇文章中,已經有相當相當多的討論和想法在裡面。

執筆人簡單敘述一下自己的想法,主要有三點:

1、法律層面:
姑且不論在學術網路時期,無名小站是否有違規收取商業廣告的費用或暫助(網友當時的抓圖),因為這屬於教育部規範台灣學術網路的問題,同時也牽涉到是否能用公共財,進行收廣告費的舉動(利用公共財和廠商合作推出服務若有助公眾利益,部分案例可行)。

無名小站在法律和一般認知上,商業化最大的問題是其會員的移轉。學校屬於一個公法人的地位,其財產(無名小站的硬體設備)自然是在無名小站商業化後還給學校,這點在最近無名小站移機、添購機器更新可以看得出來。但是藉由學校硬體資源與學術網路資源打造出來的無名小站,其競爭立足點首先就已經和其他圖片服務網站不同,與民爭利這部分也先暫時不論。

會員移轉是最大的問題,一般商業性質網站的會員加入是有服務使用條款的,在民法上視為契約的一種。無名小站在學術網路時期的會員,他們存放在網站的資料,在無名小站商業化、轉型為公司(私法人)的同時,是否得以無償移轉,或者是不需再經由會員同意而移轉?這可打上了問號。

應該要讓使用者是否選擇成為商業化後無名小站的會員才對,因為契約的主客體在實際上已經有發生了變化。

再者,移轉的過程中,無名小站要回饋給交通大學1000萬新台幣的金額,這些過程都是受到關注和質疑的。是不是太便宜?或者是太貴,都有討論的空間。

比較好的例子,有點像優仕網誕生的過程,是由學校的育成中心和學生一起來作,再和廠商合作,讓學生進行創業育成的單位,妥善地處理這些事情,學校、學生、廠商三方利益均霑。

而不是像無名小站這樣,整件事情喧擾後,變成有很多人質疑。

雖然他們的使用條款有這一條「九、使用者同意當本站之所有權轉移時,若仍繼續使用本站服務者,視同使用者接受所有存放在本站資料庫之資料,隨本站所有權進行轉移。」

我很想問,當初在學術網路的時候有這一條嗎?
如果有使用條款的修改,那必須要用的使用者必須再同意一次才行。所以才認為,轉移過程應該讓「使用者自己決定要不要移轉」。
再者,契約的甲方身份已經改變,難道不需要再重新定契約嗎?

2、道德層面:

利用學術網路的頻寬和其他同性質網站競爭或許一般人看起來沒什麼,但是學術網路的頻寬可是相當大的啊,那些流量,換成在一般ISP機房代管,每個月可要花上數十萬到上百萬的頻寬費用。

也因為學術網路的速度夠快,使得無名小站可以透過加買機器、硬碟,無限制地擴張會員數量和圖片數量。而且用的是納稅人的錢,最近爭議很大的教育部長杜正勝就說過國家一年補助學術網路的金額達到2億2千7百萬,這當中包含了電路費、通訊補助費、營運維護費用等等。倘若執筆人的瞭解沒有錯誤的話,這應該還不含無名小站主機硬體添購的費用才是,那些按照無名小站的說法,應該是系上支出的。執筆人就不知道這有沒有算在學術網路的補助費用內。

無名小站在商業化後,有所謂測速的網頁,並教導網友用執筆人看起來對客服人員是滿大負擔的語氣,去抱怨連線品質不佳的問題。這樣的作法並不是很恰當,畢竟客服人員他們不但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也應該是ISP之間自己協調較佳。

實際上,這應該是無名小站目前所在機房,也就是和信希望和Hinet談peering(互連)價格的籌碼。眾所皆知和信和Hinet間的連線頻寬本來就不高,應該是和信根本就不願意按照Hinet的價格互連。Hinet和每一家ISP互連,價格上是有差異沒錯,但該付的錢還是要付,那為什麼有的ISP連Hinet就很快,而和信的就慢呢?

執筆人比較不能釋懷的是無名團隊下面這段話:(部分內容過長,僅節錄請見諒)
作者 wkwu (用嘴巴寫程式) 看板 0Sysop
標題 [公告] 無名小站 BBS 換新家囉
時間 Mon Mar 21 19:57:11 2005

如果您是用 Hinet ADSL 的站友, 可能會覺得很 Lag
就是一頓一頓的, 事實上這情形和無名相簿是一樣的, 只是相簿感覺比較不明顯
我們要對您說聲抱歉, Hinet 用很貴的機器把連往無名小站的網路故意弄得很糟糕

其實Hinet在國內有透明代理伺服器,最近又有設備要控管減少P2P流量,應該是沒有要故意讓無名小站很慢才是,很多ISP連和信網路也是滿慢的呢。

3、技術與資金層面:
無名小站目前主要使用的作業系統是FreeBSD,搭配的網頁伺服器Apache版本是1.3.27,圖片主機部分採用FreeBSD搭配squid/2.5.STABLE9。之所以用squid,是因為要讓大量的圖片用快取伺服器來改善效率的問題。

該站實際上用的主機配備和硬碟數量。因為目前在更新與添購機器,執筆人並不是很清楚。不過就目前瞭解到的作法,是透過大量的硬碟、Raid和多台主機達到圖片數量、效率的平衡。無名小站有透過英文字母的方式解決圖片儲存的問題,但有一些網友表示這樣未來會有頻頸。因為a到z他們好像幾乎都給一台主機,也就是說至少26台吧,加上一些數字開頭的圖片主機名稱,我只覺得無名小站的主機數量應該滿多的。

網路的部分,之前在交大的學術網路裡,先搬移到和信的機房沒錯,但這中間也有在亞太線上一小段時間,約莫是2月份的事情。4月2日的時候,還可以發現有時候網址會轉到交大機房的IP去,可能是因應流量或DNS的快取問題。目前連線品質並沒有比之前在交大時好,是確實的。

實際上使用的頻寬有多少,目前雖然應該是商業機密,但從交大機房的一部分MRTG連線頻寬圖表來看,在2005年2月之前,最大輸出的流量可達到每秒110Mb左右,最大上傳進來的約有每秒60Mb,但今年2月無名小站搬走後,交大資工部分報表中看到的流量只剩下每秒7到10餘Mb不等。

雖然執筆人不知道兩者相減之後,實際上是不是代表無名小站的頻寬,這個數字換算到一般ISP機房的價格,確實每個月要數十萬到上百萬元沒錯。

這還不包括購買機器、硬體設備的金錢。以目前該公司實收資本額兩千萬後,提出一千萬給交通大學,目前現金部位約為千萬,加上每個月的廣告收入,或許可勉強打平。

靜待未來發展,期盼學網爭議減少

不論怎麼說,無名小站有其魅力與特殊地位,站長群也有很誠意要解決問題。但從許多面向來探討這些問題,會發現如果真的要玩學術網路,要畢業後商業化,有比較有制度的「育成中心」模式,會比較沒有爭議。

至少,你可以知道行不行得通,不是嗎?

歡迎留下您的想法與意見:
新網站新氣象,會想到緞帶教堂的美好
一直很喜歡的緞帶教堂 Ribbon Chapel
2005 年 4 月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