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勝利組: 端木賜學行俱佳 (12:31, Sep 12, 2012)
- 大阪城內展示室的大阪夏之陣的真田幸村 (23:26, Nov 18, 2010)
- 三談諫逐客書 - 新加坡副總理認為台灣人才閉關 (23:42, Nov 11, 2010)
- 台灣最低合法性交年齡其實是滿16歲以上 (約當高中二年級) (22:50, Nov 3, 2010)
- Linux平台使用SSD必讀 (範例為Ubuntu) (23:20, Oct 19, 2010)
- 從台灣榮登全球最低總和生育率看台灣社會人口危機 (10:23, Sep 20, 2009)
- 中英文新生兒命名事典 (23:52, Apr 25, 2009)
- 公主病,過了30歲就很難好 (21:43, Jul 4, 2007)
我們在選購筆記型電腦(NB)時,一般情況下,如果已經對螢幕尺寸、基本規格、功能、外型、作業系統、硬碟容量等心有所屬,剩下比較難選擇的規格就是筆電搭載的中央處理器(CPU),以及繪圖處理器(GPU)了,通常對於這兩項規格,個人建議看的是效能好壞,其次是耗電量。
最近比較忙,很少有時間寫文,算一算大概還有近60篇博文要寫。:P
在處理器效能相近或相同時,我會選耗電量比較低的那款產品,儘管可能會貴上一些,還要看該款筆電搭配的其他規格來決定。
奧地利的neotbookcheck網站,整理了一份筆電常見處理器的效能與規格比較表,我購買筆電或幫朋友選購,也常參考這個表速查。
閱讀處理器效能比較表重點
看這個表的重點是比較效能,而最重要的是Codename,也就是處理器的核心代號,它關係到這個產品的架構與生命週期。
其中,要特別說明的是Desktop處理器,也會出現在筆記型電腦上,他們的效能雖然高出筆電用處理器,但使用在筆電上,電池的續航力會大打折扣,這種產品通常是搭配大尺寸螢幕的筆電機種,屬於不常帶出門或移動的筆電使用族群。一般是不會買這樣採用桌電處理器規格的筆電,散熱也會是個問題,故以Intel的產品為例,在Core 2架構的產品線中會有T系列的處理器,就是比較耗電,但效能也強的產品。
看表也可以發現,T9X系列的Intel處理器,還比某些Intel最新i5、i7系列產品線的處理器還快。
我自己在家中使用的主要筆電是Sony的16吋液晶螢幕機種,搭載的處理器就是T9400,在這張表上還有第43名(2010/06),勝過i7產品線中的較低接產品。
Fact
這份表顯露的事實如下:
1、除了Via Nano以外,採用其它Via處理器的筆電儘量不要買,效能比Atom慢,也沒有太省電
2、AMD處理器在筆電領域幾乎很難比過Intel(桌機可買AMD處理器平台產品,C/P值高)
3、Intel最新架構處理器未必比上一代架構處理器要快,製程、快取記憶體容量、時脈才是關鍵。
延伸閱讀:
所謂的愚民政策(Obscurantism),就是不讓社會大眾知道事情真相的大部分全貌,而是只能知其一二,人們活在限定範圍的真實話語、謊言與被限制的事實全貌之中。
台灣媒體是愚民政策的重要環節之一,他們和愚民操縱集團一起提供歌舞昇平的願景、美好的成功故事、過度的拜金主義、搞笑有趣的國際花邊小新聞、娛樂圈和媒體一起創造的各種八卦雞毛蒜皮鳥事、內心和外表不一定美的各種人工美女、不好好當奴隸就是有失人格的洗腦文宣、騙取選票的樣板政令宣導。
愚民政策的精華之處,在於操控公共議題,只讓你看到可以看的,操控者要看的,操控者塑造成你可能想要的內容,藉以讓眾人睡在這張精心編織的大迷網上。
從古至今未有停止
這種愚民政策台灣歷屆政府皆有之,從獨裁莽夫的蔣介石政權、情治系統出身臨終前改革開放的蔣經國體系、農經出身的本土強人李登輝、貧戶出身日後卻拿了太多錢而身陷囹圄的陳水扁、當今聖上騜,這些統治集團有相當多的鷹犬,多年來在從事台灣愚民補完計畫。
愚民對統治階層的最大好處是許多人民(非全部)會變成無知的順民,統治起來更方便容易,政令更容易實行,並維護某些階層的利益。
越是集權的國家,這種政策就推行得越成功,成功到人民也看得到理性、正義的公共議題論述,看得到國內外的重要大事件與值得關注的批評。可是,某些艱深困難或一般民眾不太能理解的事情,就不讓你看便是。:P (泱泱大國?)
台灣的市場無法養活那麼多媒體
當然,台灣的媒體之所以會有今天,除了歷屆政府的政策影響外,市場也是個問題。
台灣市場太小,媒體太多,報導閱聽人想知道的一大堆東西中,一定只能選成本最低的幾個領域來做。國際新聞編譯、深度專題報導,這類的內容部門要花很多錢,還不如找便宜的人來翻,做做開心好玩的新聞就好。素材不夠,可以上Youtube找好玩影片,上PTT找好玩新聞啊。
有大筆廣告費的房地產、汽車、娛樂、時尚領域,就花最多的人力來弄也沒關係,反正花錢的是大爺嘛。
喔,忘了提,還要加上一個政令宣導與選舉固票的錢好賺,各級政府、候選人陣營給錢好辦事,媒體奉之如上賓,妝點一下,拍馬屁或攻擊弱勢又有什麼難處呢?
對於小眾媒體、專業媒體而言,付錢的是大爺無可厚非,但是大眾媒體用一大堆無關緊要的內容來幫人民洗腦,什麼樣的內容都可以依照業務配合創造出來,電子與平面版面充斥著無關緊要的內容,八卦、娛樂和歌舞昇平至上,到頭來只是變成操縱集團手底下的棋子,幫忙營造他們想要的局而已
厭倦了台灣這樣的生態嗎?喝下你的藥水或膠囊,醒來吧。
醒來之後也許你過得不會更好,你還是可以選擇想知道的東西,過自己的人生。不論是國外的資訊平台、國內的討論板、社群網路,在這個資訊過載的年代,只要運氣好,總是有看到美好事物的可能性。
以上是對於為何台灣媒體總是沒有日本、中國大陸媒體重視國際重要新聞、民生內容、重要公共議題,論述總是偏袒既得利益份子集團者多,又只愛八卦、娛樂和有趣、搞笑之雞毛蒜皮小事,而有感而發。(不過中國大陸市場有其他未解問題,不在此文討論)
從林口鄉公所的戶籍遷入數字可以得證外,整個林口台地(包括台北縣林口鄉、桃園縣龜山鄉一部份)上的商業能量聚積已經看到越來越多的成果。
從高速公路國道一號的兩個林口交流道下來走向左邊,也就是林口鄉的重劃區部份,可以看到一大堆雨後春筍成立的房屋仲介店面,同時在林口地區還有很多新的家飾、裝潢設計事務所,邊陲地帶有新的傢俱行出現,這些都是滿足新住人口在購屋、裝潢與居家佈置方面的需求。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可能是滿足投資客的需求,而不是自住客的需求,故一個地方的商業發展,還是要看人類的基本生活面。
食物方面,林口增加非常多的飲食店,新店開幕的招牌和布條幾乎每個月都會看到新的,大江南北飲食、異國風情料理,這些充分反應了當地人口增加帶來的需求。林口家樂福、佳家樂等量飯店也提供住民生活物品的採購供給,人潮也是絡繹不絕。
其次是醫藥方面,林口有趣的地方是大型藥局開得很多,儘管看病可以有很多新的診所或到旁邊龜山鄉的林口長庚醫院看病,但是買藥、嬰兒用品的需求,卻是在地化為主軸,增加的人口中,有相當多是在這邊繁殖、養育子女的,故大型藥局的多家開設,以及婦嬰用品店的新設,可反應這個地區蓬勃發展的新生人口需求。
大型藥局有很多嬰兒、婦女用品,也有一般的生活必備藥物、營養品等等,類似日本的大型藥妝店,但賣的東西還沒有那麼多就是了。
以上是2010年近期林口鄉地區在民生方面的商業能量現況。: P
開放原始碼的即時通訊軟體Pidgin,推出了2.7.1的版本,比較明顯的改善之處有:
在OpenSolaris作業系統上的版本修正,增加了新的設定來處理桌面桌面工具列的小圖示選項,恢復小圖示閃爍的功能,修正帳號斷線時的當機錯誤。
Pidgin我都是拿來用MSN、公司內部的IM系統,MSN的部份它這個版本修正了好友圖示碰到帳號名稱字元時發生的額外頻寬消耗量問題,以及支援了直接連線傳檔功能,讓Pidgin的MSN傳檔功能更快一些,載入圖示也更快速。
看過之後才發現,18個月以下的幼兒,不適合使用有觸覺顆粒的大球,他們適合彈力大球來進行全向性運動。也可以使用選圓柱球、花生球做橫向性運動。
18個月以上的幼兒,比較能夠使用有有觸覺顆粒的大球或花生球,提高觸覺刺激。
除非是發展遲緩,醫生有建議,才讓小小孩使用有觸覺顆粒的大球。
另外,小孩也可以使用手掌大小的觸覺球,也可以用觸覺滾筒來強化身體皮膚末梢神經的觸覺刺激。
到過台灣的人不難發現道路上隨處可見的機車(摩托車),每逢上下班時間,各大城市的機車群出動,好不壯觀。
一般的機車(50cc到150cc)是高機動性、停車方便、成本經濟,但燃油效率相對不夠好的輕便交通代步工具,台灣人擁有的比例很高,家家戶戶幾乎都有一台或更多。
在先進國家的城市較少看到機車的出現,中國的大城市也較少看到機車(因為多禁摩),不少人會覺得台灣的機車在全球算是夠多的吧?
事實上,這沒辦法和其他地方比的,以中國為例,一年機車產量2,800萬台,比台灣的人口還多,銷量也是兩千萬上下的數字,非常驚人。台灣一年的機車銷量不過60萬上下而已,差距非常之地大。
日本、台灣的機車市場已經是飽和的狀態,目前是呈現負成長的,未來還會有明顯成長的,只剩下中國大陸、印度、越南、巴西這些國家。
台灣的機車製造產業產能相對較小,但在東南亞投資的產能也很大,可以吃到一些市場,但真正在機車產業有重要機會的還是日本廠商,以及中國、新興市場等地的組裝製造廠商。未來台廠能夠繼續吃香的,應該是機車的零件供應鍊,以及未來的電動機車相關供應鍊了。
有關機車產業的未來發展,後文再續。
在台灣的Yahoo奇摩拍賣、露天拍賣,美國的eBay、中國大陸的掏寶等大型拍賣網站,近年都碰到很大的詐騙問題,有越來越多詐騙集團或個人,在上面刊登詐騙的拍賣訊息與廣告,企圖吸引不知情或「貪小便宜」的用戶去與之接觸,行詐騙之術把錢騙到手,東西不出貨給受害者。
免費分類廣告如kijiji、craigslist,上面同樣也是會有詐騙者刊登的分類廣告,如果不小心,沒注意的話,確實也有受騙上當的機會。
Facebook網站上的Marketplace,是以朋友為核心,朋友張貼的各種分類廣告訊息為主,包括求職、售屋、租屋、服務、物品交易等等,我們可以看到朋友貼的訊息,也可以看到朋友的朋友提供的訊息,由於在Facebook上形同半實名制,除了垃圾帳號以外,大多數人是會珍惜自己的交友圈,客戶圈,而不太願意在上面亂搞,貼詐騙訊息,這使得網友在Marketplace上的交易撮合行為,起碼獲得一些保障。
換言之,當人們進入網路叢林,面對各種危險訊息時,信用(Credit)的重要性被凸顯出來,每個人的信用、信譽,對於交易成功有加分的效用,大型拍賣網站、購物網站,也會陸續參考這類模式,推出親友圈物品、信任者推薦圈物品的服務來。
Marketplace在美國的訊息相對比台灣多很多,我想過一段時間,也許會有更多台灣的臉書用戶,使用Marketplace這個服務來找東西。以當前階段來說,Marketplace還不是很成熟,上面的訊息也不夠多,但這是一種值得思考的模式,期待未來有更好的平台出現。
在9年前,美國的哈佛大學研究發現人類的第4號染色體中可能包含著控制長壽基因的遺傳碼,科學家們就陸續針對第4號染色體進行更多的研究。
如今,台灣榮總、陽明大學的團隊在擁有數百個基因的第4號染色體中發現了Cisd2這個可能是長壽基因的關鍵,確實鼓舞了不少人,因為這可能是達成超長壽未來的重要發現。
如果不同的哺乳類、爬蟲類、昆蟲等各種動物都擁有Cisd2這樣的基因,人類只要掌握Cisd2的秘密,透過生物基因技術來控制人類的壽命就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Cisd2基因對於細胞內的粒線體結構有重要的影響,倘若Cisd2缺乏,這個提供細胞能量產出的粒線體功能就會大損,身體就會提前出現老化症狀。
我們平常面對空氣中的氧,身體一直在再生細胞來對抗氧化。為何要對抗氧化呢?想想腐敗的蛋白質(肉品)的味道就知道了,防腐劑就是一個對抗氧化的古老技術明證。我們依賴氧在身體內維繫能量運作反應,卻也要對抗身體細胞氧化的風險,若能長期提供穩定又健康的身體,關鍵的長壽基因必須要找到並可茲利用才行。
我個人是滿希望這個發展能夠順利的,在除了把腦具象化、抽離出意識之核、大腦移植等延長個人心智壽命的方法外,如果控制Cisd2基因的技術能更早成熟,也許未來我們有機會先用到,再等待腦部移轉的技術問世也行。
倘若真的可以活上超過一百年,又能夠藉由轉移活上五百年,這就是我人生的最大願望之一了。:P
延伸閱讀:
Cisd2 deficiency drives premature aging and causes mitochondria-mediated defects in mice
個人的體質相當地怕熱,對於冷反倒是接受度很高。
三年前一度有幾個月常去台南,剛好碰上炎熱的夏天,我是那種大熱天就算是在騎樓下,有遮蔽陽光的地方,身體仍是汗如雨下,汗水讓衣服濕了又乾,乾了又濕。整個臉用手抹去都可感受到身體排放出鹽分的味道。
大小姐幫我買了日本製造的冰涼毛巾,可以迅速降溫,這個確實滿適合出門旅行碰上艷陽高照時使用。
但即便是如此,我在大太陽底下,仍舊是需要常常喝水,把水抹在身上協助身體把熱帶走。
不過,我很喜歡泡溫泉,自己的體溫在平均值之上,還滿容易習慣溫泉水的溫度,但在空氣中與大太陽為伍,我就沒辦法了。
一種可能是身體的排汗機制不夠好,另一個可能是身體吸收了這麼多的輻射熱,沒辦法好好地處理,比一般人更容易吸收輻射熱,或者是身體對單位面積輻射熱的抵抗能力相對差很多。
在日頭下行走一段時間,全身汗的情況下,最喜歡的就是去淋浴,把汗水、汗味帶走,配合涼涼的風,享受那空氣流動攜走熱所帶來的舒適感。
好希望有可以幫助排熱的新發明 :)
本文所謂的龜車,就是指開得很慢的小客車、休旅車,不包括國道巴士、貨櫃車、聯結車、大卡車在內,他們因為相對較慢,限定只能行駛高速公路的外線道。
台灣的高速公路從南到北的主要有兩條,分別是國道一號和國道三號,北上或南下的路段中,有四線道、三線道不等,以及路肩,和部份路段會有的戰備跑道。
台灣所謂的外線道,意味著靠道路外面的車道,通常指的是第三、第四車道(如果有的話),較慢的車輛通常都會開在外線。內線道是指第一車道,台灣的法律規定在這條車道上必須以最高速限行駛,這可以當作超車用的車道,時速不得低於80公里。至於第二車道是中間車道,設計上是希望一般的車子都能夠走在上面,慢車靠右,快車靠左來超車。
龜車呢,就是速度慢,又開在第一、第二車道的慢車,常常造成正常速度駕駛人的不便,碰到這種車就得設法超車,不然行進速度會受到很大的阻礙。
過去我們心目中的龜車第一名,是豐田(Toyota)的Tercel,這種小車成本低,速度又慢,開的人也很少願意開得快的,可又很常出現在第一、第二車道,自我感覺良好,而且通常車身顏色都很醜。==
後來我覺得龜車的第一名應該是台塑汽車的Matiz,這種小韓國人技術和引擎的爛車,速度超慢,很難在高速公路上達到最高速限,江湖上又稱為大眼睛烏龜車(舊款)。: P同樣是小排放量的小車,Benz和Swatch合作開發的Smart,這種車款的速度就快多了,固然是架構不同導致的結果,但太多Matiz的車主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時,以為自己是開Smart或其他有力的小車,硬是開在第一或第二車道,整個慢到無比,以為自己是路隊長。
如果是開在第三、第四車道就算了,這種爛車開在內線車道時,後方的車輛會前仆後繼地設法超車過去,對於高速功率的車流穩定度、安全性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我在第一車道碰到這樣的超慢車,除了先用遠光燈閃Matiz很多下以外,也會很侵略性地超過這輛車,表示很大程度的不滿。
其他的龜車還包括廂型車,這種車沒有休旅車開得快,又常常開在左邊,他們的車主都以為自己開得夠快,但事實上明明不是。
另外還有些車,明明規格好得很,輕鬆上110公里不是難事,正常情況下,在高速公路上居然只開時速80公里或甚至不到,非常地糟糕。
如果可以發明一種活動式的擋風玻璃LED字幕機或OLED螢幕,打出請移到慢車道字樣的產品,應該會更好吧,我們總不能拿擴音器來吼人是不?
日本和中國針對高速公路的車道規範比較好,日本是規定追越車道的限制,同時高速功率採用較低的速率,目的是節能減碳。
中國則是規定了第一車道、第二車道、第三車道等等的速限,不同地方有些微差異。比方說第一車道車速不得低於100公里,第二車道不得低於90,第三車道80公里等等,凡是非塞車因素,慢車行駛在快車道,就會被拍照罰錢。
台灣這方面的規定實在是太鬆,而且針對慢車也沒有做太多的規範。我們應該要限制「非不可抗力因素」下,時速低於多少的車輛,禁止上高速公路,以及爬坡道路,禁止太慢的車行駛內線車道才是。
高速公路上的龜車是不適當的行為,不但損人,也不利己。龜車後方的車子得加速超車,其實整體道路環境反而變成更危險,就是因為你開車開太慢,又開在內線車道的因素。
這種行為不但影響整體行車速度與道路使用效率,也浪費其他駕駛人的汽油,造成更多能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