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
- 人生勝利組: 端木賜學行俱佳 (12:31, Sep 12, 2012)
- 大阪城內展示室的大阪夏之陣的真田幸村 (23:26, Nov 18, 2010)
- 三談諫逐客書 - 新加坡副總理認為台灣人才閉關 (23:42, Nov 11, 2010)
- 台灣最低合法性交年齡其實是滿16歲以上 (約當高中二年級) (22:50, Nov 3, 2010)
- Linux平台使用SSD必讀 (範例為Ubuntu) (23:20, Oct 19, 2010)
- 從台灣榮登全球最低總和生育率看台灣社會人口危機 (10:23, Sep 20, 2009)
- 中英文新生兒命名事典 (23:52, Apr 25, 2009)
- 公主病,過了30歲就很難好 (21:43, Jul 4, 2007)
星期一, 十月 9, 2006
根據國科會與教育部2006年9月針對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做的調查,樣本數為五萬名大學生,一天閱讀書籍時間平均不到一小時,這比2001年由《時間地圖》一書作者Robert Levine與台灣閱讀協會合作,針對台灣都會區民眾調查時,一天平均閱讀書籍時間1.9小時少了快一半。
當然,這兩份報告並不能作實質的比較,樣本數不同,不過由於大學生理論上應該比其他社會人士有更多的閱讀時間與動機,弱化到一天平均不到一小時,確實是很誇張的事情。
我在中國看到的現象是人們有求之若渴的心情,不論是學生、經理人、員工,甚至是下崗工人,巴不得能多看點書,只要有能力看,多看總不是壞事。在日本、北歐,同樣能看到這類對於閱讀重視的情形,但台灣的閱讀風氣與能力卻逐年下降。
雖然目前透過網路、線上閱讀知識是趨勢,也不排除大部分的閱讀都可以透過線上閱讀來完成,但從國科會的報告中,可發現大學生普遍以聊天花的時間最多,其次是休閒娛樂、運動、打工,再來才是閱讀。而根據近期教育部在9月30日做的另一項網路使用調查,大學生平均每週使用網路的時間為22.45小時,但用在與學習或學業有關的時間是6.89小時;而用在非學習或學業相關的時間卻高達15.56小時。換算下來,一天用網路平均高達3小時多一點點,用在學習相關的只有不到一小時。
即便是加上前面提到的一天閱讀平均不到一小時,這樣約兩小時的閱讀時間是否足夠呢?網路的閱讀為重心是不是更好呢?
閱讀書籍與閱讀網頁不同,前者是有系統的知識,閱讀時能夠透過內在與作者對話,思考其邏輯,並提出問題在內心迴響與驗證,能獲得的東西是對自己組織系統產生幫助,並能夠比較並進行歸納整理,完成一項知識上的鍛鍊。而網頁的閱讀廣度較高,能夠迅速作比對、查照,並延伸閱讀,但深度較低,容易只獲得片段的知識,如果不能有好的邏輯當基礎,閱讀再多並不能幫助知識深化。
個人認為除了傳統閱讀的時間不能再減少外,選書的廣度與深度同樣要加強,而網路的閱讀自然是相輔相成的,可以提供更多學習與經驗要素,但不是全部。
台灣如果持續這樣發展,國民的邏輯能力只會退步,系統組織能力同樣也差。最近除了在社群看到年輕一代發表討論文章時邏輯與觀念的錯誤較前一個世代要離譜外,也缺乏有整體性的統合能力。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的報告,一國的閱讀能力與國家競爭力的關係成正比,其中孕育諾基亞(Nokia)的北歐國家芬蘭長期名列前茅,反應在全球競爭力(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GCI)的排名呢?
以最近的資料來看,世界經濟論壇在9月26日公布的《2006-2007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來看,瑞士第一,芬蘭第二,瑞典第三,美國從2005年的第一降至第六,台灣則從第八降到第十三。
世界銀行(World Bank)全球經商環境評比,台灣也從第四十三名降到第四十七名。而2006年5月的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全球競爭力報告,也顯示台灣從第十一名掉到第十八名。
台灣有高達近四成的成年人「一個月連一本書都沒看過」,顯然這些人就是各縣市文化中心被譏為養蚊子的幫凶之一,當然首要的禍首還是包工程的民意代表與某些官員啦。文化中心多半有圖書館可以利用,免費而不去看,真不知道號稱識字率96%的台灣,那個識字率是裝飾用的還是怎樣?
要愛台灣,要和中國競爭,你連書都不看怎麼和求知慾旺盛的對方競爭,把支持倒扁、挺扁的時間,拿來多看點書比較實在,既然阿扁總統少看書,又少看報紙,何必和他一樣?
愛台灣,就是要愛讀書啦!
當然,這兩份報告並不能作實質的比較,樣本數不同,不過由於大學生理論上應該比其他社會人士有更多的閱讀時間與動機,弱化到一天平均不到一小時,確實是很誇張的事情。
我在中國看到的現象是人們有求之若渴的心情,不論是學生、經理人、員工,甚至是下崗工人,巴不得能多看點書,只要有能力看,多看總不是壞事。在日本、北歐,同樣能看到這類對於閱讀重視的情形,但台灣的閱讀風氣與能力卻逐年下降。
雖然目前透過網路、線上閱讀知識是趨勢,也不排除大部分的閱讀都可以透過線上閱讀來完成,但從國科會的報告中,可發現大學生普遍以聊天花的時間最多,其次是休閒娛樂、運動、打工,再來才是閱讀。而根據近期教育部在9月30日做的另一項網路使用調查,大學生平均每週使用網路的時間為22.45小時,但用在與學習或學業有關的時間是6.89小時;而用在非學習或學業相關的時間卻高達15.56小時。換算下來,一天用網路平均高達3小時多一點點,用在學習相關的只有不到一小時。
即便是加上前面提到的一天閱讀平均不到一小時,這樣約兩小時的閱讀時間是否足夠呢?網路的閱讀為重心是不是更好呢?
閱讀書籍與閱讀網頁不同,前者是有系統的知識,閱讀時能夠透過內在與作者對話,思考其邏輯,並提出問題在內心迴響與驗證,能獲得的東西是對自己組織系統產生幫助,並能夠比較並進行歸納整理,完成一項知識上的鍛鍊。而網頁的閱讀廣度較高,能夠迅速作比對、查照,並延伸閱讀,但深度較低,容易只獲得片段的知識,如果不能有好的邏輯當基礎,閱讀再多並不能幫助知識深化。
個人認為除了傳統閱讀的時間不能再減少外,選書的廣度與深度同樣要加強,而網路的閱讀自然是相輔相成的,可以提供更多學習與經驗要素,但不是全部。
台灣如果持續這樣發展,國民的邏輯能力只會退步,系統組織能力同樣也差。最近除了在社群看到年輕一代發表討論文章時邏輯與觀念的錯誤較前一個世代要離譜外,也缺乏有整體性的統合能力。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的報告,一國的閱讀能力與國家競爭力的關係成正比,其中孕育諾基亞(Nokia)的北歐國家芬蘭長期名列前茅,反應在全球競爭力(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GCI)的排名呢?
以最近的資料來看,世界經濟論壇在9月26日公布的《2006-2007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來看,瑞士第一,芬蘭第二,瑞典第三,美國從2005年的第一降至第六,台灣則從第八降到第十三。
世界銀行(World Bank)全球經商環境評比,台灣也從第四十三名降到第四十七名。而2006年5月的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全球競爭力報告,也顯示台灣從第十一名掉到第十八名。
台灣有高達近四成的成年人「一個月連一本書都沒看過」,顯然這些人就是各縣市文化中心被譏為養蚊子的幫凶之一,當然首要的禍首還是包工程的民意代表與某些官員啦。文化中心多半有圖書館可以利用,免費而不去看,真不知道號稱識字率96%的台灣,那個識字率是裝飾用的還是怎樣?
要愛台灣,要和中國競爭,你連書都不看怎麼和求知慾旺盛的對方競爭,把支持倒扁、挺扁的時間,拿來多看點書比較實在,既然阿扁總統少看書,又少看報紙,何必和他一樣?
愛台灣,就是要愛讀書啦!
» 顯示/隱藏 迴響
星期天, 十月 8, 2006
Firefox瀏覽器的新版本Firefox 2.0 RC2(候選測試版2)正式開放下載了,2.0正式版的上市可說是越來越近。而前陣子驚傳的駭客漏洞事件,後來證實只是假消息,且Mozilla基金會已經和他們進行溝通,研究可能的漏洞,大家就放心吧。畢竟,全球那麼多人協助開發的自由軟體瀏覽器,真要是有那30個漏洞,不太可能沒人發現,既然只是小問題且根本就沒那回事,這個由Mischa Spiegelmock發出的大芭樂,也隨之解決了。
Firefox 2.0 的優點,我比較欣賞的是開很多分頁以後,能夠往前找和往後面找分頁的功能,以及能夠重建session的功能,這樣session manager這個套件就可以不用裝了。由於自己工作型態的緣故,習慣同時開上30~40多個分頁,在1.5版的時候太多分頁會有警告訊息,必須自己改設定避免,同時太多的分頁會導致越新開的分頁往後切換困難,擠在一起變很密集。
另外自己覺得很重要的更新就是提供了防止釣魚、詐騙網站的功能,和IE7導入的功能類似,可減少網路使用者在碰到惡意網站時中木馬及其他病毒、以及個人資料外洩的機率。另外,也加強對多重分頁瀏覽、RSS資訊源選擇的支援度,並提高附加元件(Extension)更新上的改進等等。
有興趣試用的人可以點選Mozilla方面正式推出Firefox 2.0 RC2繁體中文測試版下載連結。
Firefox 2.0 的優點,我比較欣賞的是開很多分頁以後,能夠往前找和往後面找分頁的功能,以及能夠重建session的功能,這樣session manager這個套件就可以不用裝了。由於自己工作型態的緣故,習慣同時開上30~40多個分頁,在1.5版的時候太多分頁會有警告訊息,必須自己改設定避免,同時太多的分頁會導致越新開的分頁往後切換困難,擠在一起變很密集。
另外自己覺得很重要的更新就是提供了防止釣魚、詐騙網站的功能,和IE7導入的功能類似,可減少網路使用者在碰到惡意網站時中木馬及其他病毒、以及個人資料外洩的機率。另外,也加強對多重分頁瀏覽、RSS資訊源選擇的支援度,並提高附加元件(Extension)更新上的改進等等。
有興趣試用的人可以點選Mozilla方面正式推出Firefox 2.0 RC2繁體中文測試版下載連結。
星期六, 十月 7, 2006
目前全球已經有1萬2千家分店的美國咖啡巨人星巴克(Starbucks)又要繼續大規模展店了,這次預計的長期目標更大,要拓展到4萬家,其中半數店家以美國為主,另一半則著重於海外市場。
先前星巴克預計的目標只有3萬家店而已,但由於部份店家業績成長超過該公司與分析師預期,加上西裔、女性與金字塔客戶群增加等跡象,星巴克創辦人與董事長Howard Schultz認為咖啡業前景可期,將展店計畫予以擴大。
未來除了美國市場以外,星巴克會將海外事業聚焦在中國、印度、埃及、巴西與俄羅斯等國。
先前星巴克預計的目標只有3萬家店而已,但由於部份店家業績成長超過該公司與分析師預期,加上西裔、女性與金字塔客戶群增加等跡象,星巴克創辦人與董事長Howard Schultz認為咖啡業前景可期,將展店計畫予以擴大。
未來除了美國市場以外,星巴克會將海外事業聚焦在中國、印度、埃及、巴西與俄羅斯等國。
星期五, 十月 6, 2006
應用在多媒體與數位文本上的數位權利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自由軟體聯盟正式號召全球推動反DRM的運動。
國際最著名年輕駭客之一的挪威少年Jon Johansen,又稱為「DVD Jon」,在2002年12月因破解了影片業者的DVD影片加密格式受到審判而聲名大噪,他在2006年6月透過搜尋引擎巨擘Google在Google Video視訊影片分享網站的程式破解蘋果的DRM機制後,10月2日更宣佈其以反組譯方式獲得蘋果DRM機制FairPlay的關鍵技術,將會透過DoubleTwist Ventures公司以販售的方式獲取利益。
DVD Jon這幾天進一步在其部落格做文章,透過來告我呀(So sue me)的網站標題言其志。
自由軟體聯盟10月3日、4日分別在波士頓、蘇黎世、巴黎與倫敦等地發起全球性的反DRM日(Day against DRM),訴求是業界的DRM機制,限制了消費者自由運用所購買多媒體檔案的使用權利,並強調這並不只要針對蘋果電腦,而是要針對讓DRM機制普遍化的iPod、iTunes,希望業界能夠讓消費者重新獲得合法購買數位檔案後的自由使用權利,否則DRM只會淪為數位限制管理(Digital Restrictions Management)。
DRM的翻譯,其實還是用數位權利管理比較恰當,翻譯成數位版權管理,只是為廠商協助推廣罷了。那不是版權,而是使用權,版權不可能在消費者於iTunes買了這首歌曲後,就是消費者的,仍舊屬於著作權人,消費者只是購買了這首歌曲在自己電腦上與iPod隨身聽上的「使用權」。
對於使用上的限制,是否應該完全侷限在特定範圍,或者是讓使用者擁有更多的自主使用權利,包括複製、保存等等,都是值得討論的內容。
國際最著名年輕駭客之一的挪威少年Jon Johansen,又稱為「DVD Jon」,在2002年12月因破解了影片業者的DVD影片加密格式受到審判而聲名大噪,他在2006年6月透過搜尋引擎巨擘Google在Google Video視訊影片分享網站的程式破解蘋果的DRM機制後,10月2日更宣佈其以反組譯方式獲得蘋果DRM機制FairPlay的關鍵技術,將會透過DoubleTwist Ventures公司以販售的方式獲取利益。
DVD Jon這幾天進一步在其部落格做文章,透過來告我呀(So sue me)的網站標題言其志。
自由軟體聯盟10月3日、4日分別在波士頓、蘇黎世、巴黎與倫敦等地發起全球性的反DRM日(Day against DRM),訴求是業界的DRM機制,限制了消費者自由運用所購買多媒體檔案的使用權利,並強調這並不只要針對蘋果電腦,而是要針對讓DRM機制普遍化的iPod、iTunes,希望業界能夠讓消費者重新獲得合法購買數位檔案後的自由使用權利,否則DRM只會淪為數位限制管理(Digital Restrictions Management)。
DRM的翻譯,其實還是用數位權利管理比較恰當,翻譯成數位版權管理,只是為廠商協助推廣罷了。那不是版權,而是使用權,版權不可能在消費者於iTunes買了這首歌曲後,就是消費者的,仍舊屬於著作權人,消費者只是購買了這首歌曲在自己電腦上與iPod隨身聽上的「使用權」。
對於使用上的限制,是否應該完全侷限在特定範圍,或者是讓使用者擁有更多的自主使用權利,包括複製、保存等等,都是值得討論的內容。
» 顯示/隱藏 迴響
星期四, 十月 5, 2006
其實微軟(Microsoft)在新作業系統Vista與其他未來軟體要採用的反盜版新機制軟體保護平台(Software Protection Platform;SPP),限制多少功能與能否被破解不是重點,比較需要注意的是企業大量授權用戶的新佈署方式,資訊人員可能得多費心了。
SPP類似其在Windows XP與Office上面使用的防盜版機制Windows用戶權益獨享(Windows Genuine Advantage;WGA),將會檢查使用者是否擁有合法的產品註冊金鑰。作業系統安裝後必須在30天內通過啟動程式(Activation),如果並未通過,或者根本就是盜版,則系統會進行設限,進入限制功能模式(Reduced Functionality Mode),使用者只能使用瀏覽器一小時,超過時間即會被登出,同時Windows Defender資安軟體、快速啟動系統用的ReadyBoost與華麗的3D視覺化使用者介面Aero等功能都將被取消,要重新恢復正常使用模式,必須輸入合法的產品金鑰通過啟動程序。
而大量企業授權方案的規劃,取消過去的大量授權啟動碼,因為有一半以上的盜版比例是這類授權碼流出的結果。微軟改成多重啟動碼(Multiple Activation Key;MAK)能夠讓資訊人員同時啟動多台電腦的Vista系統,但需要進行設定;以及啟動碼管理服務(Key Management Service;KMS)則是透過企業內的網路主機,啟動網路內的用戶端電腦,由安裝Vista電腦的用戶端向伺服器取得授權完成合法啟動程序。
對於企業內統計授權數量以及使用上,MIS人員是方便些,但也必須做好設定,這樣授權才不會太麻煩,配置反倒是花時間的事情,但做一次之後就輕鬆了,大概是Vista在企業內的好處之一。
至於個人用戶,新的電腦自然大部分都有Vista,不容億構成侵權問題。而隨著筆記型電腦變多,用戶擁有合法Windows XP的比例也增加,自然也有機會增加購買Vista升級版的用戶比例。
不論微軟怎麼樣在新作業系統上施行反盜版機制,那是沒什麼值得爭議的。不花錢用盜版本來就是盜版者的不對,就像到麵包店偷麵包吃得小偷一樣,資訊的小偷一樣是犯罪。
即便是我不喜歡微軟,我也認同他們新近強調的,「別以為軟體盜版就是不會被處罰的犯罪」。
如果只是貪圖小惠的一般使用者,是做不了什麼大事情的,大部分的盜版使用者只是貪圖一時方便與小惠,而不是認真去破解與實做、研究的技客或資訊工作者、專業人士,這些拿小惠的一般人,我永遠都瞧不起。
SPP類似其在Windows XP與Office上面使用的防盜版機制Windows用戶權益獨享(Windows Genuine Advantage;WGA),將會檢查使用者是否擁有合法的產品註冊金鑰。作業系統安裝後必須在30天內通過啟動程式(Activation),如果並未通過,或者根本就是盜版,則系統會進行設限,進入限制功能模式(Reduced Functionality Mode),使用者只能使用瀏覽器一小時,超過時間即會被登出,同時Windows Defender資安軟體、快速啟動系統用的ReadyBoost與華麗的3D視覺化使用者介面Aero等功能都將被取消,要重新恢復正常使用模式,必須輸入合法的產品金鑰通過啟動程序。
而大量企業授權方案的規劃,取消過去的大量授權啟動碼,因為有一半以上的盜版比例是這類授權碼流出的結果。微軟改成多重啟動碼(Multiple Activation Key;MAK)能夠讓資訊人員同時啟動多台電腦的Vista系統,但需要進行設定;以及啟動碼管理服務(Key Management Service;KMS)則是透過企業內的網路主機,啟動網路內的用戶端電腦,由安裝Vista電腦的用戶端向伺服器取得授權完成合法啟動程序。
對於企業內統計授權數量以及使用上,MIS人員是方便些,但也必須做好設定,這樣授權才不會太麻煩,配置反倒是花時間的事情,但做一次之後就輕鬆了,大概是Vista在企業內的好處之一。
至於個人用戶,新的電腦自然大部分都有Vista,不容億構成侵權問題。而隨著筆記型電腦變多,用戶擁有合法Windows XP的比例也增加,自然也有機會增加購買Vista升級版的用戶比例。
不論微軟怎麼樣在新作業系統上施行反盜版機制,那是沒什麼值得爭議的。不花錢用盜版本來就是盜版者的不對,就像到麵包店偷麵包吃得小偷一樣,資訊的小偷一樣是犯罪。
即便是我不喜歡微軟,我也認同他們新近強調的,「別以為軟體盜版就是不會被處罰的犯罪」。
如果只是貪圖小惠的一般使用者,是做不了什麼大事情的,大部分的盜版使用者只是貪圖一時方便與小惠,而不是認真去破解與實做、研究的技客或資訊工作者、專業人士,這些拿小惠的一般人,我永遠都瞧不起。
星期三, 十月 4, 2006
台灣中部某知名補習班張姓主任與黑道勾結對競爭業者進行砸店與黑函的動作,而中部一家曾被砸店的補習班主任就指陳,「補習班間黑函抹黑,是補教業長期來的扭曲病態,真相如何也難辨得清。」
補習這個產業是因應升學、求職需求而生的,利潤高,經濟規模大,為了利益引發口水戰、暴力,彷彿是常態。
台灣因為教育界的墮落與政府教育政策與預算上的失敗,國家競爭力只會越來越低而已,不改善的話,反正相對有能力的就是那少數人,其他人該怎麼辦呢?
教育界的黑暗面何其多,已經似乎成為很難徹底改善的社會病了。
補習這個產業是因應升學、求職需求而生的,利潤高,經濟規模大,為了利益引發口水戰、暴力,彷彿是常態。
台灣因為教育界的墮落與政府教育政策與預算上的失敗,國家競爭力只會越來越低而已,不改善的話,反正相對有能力的就是那少數人,其他人該怎麼辦呢?
教育界的黑暗面何其多,已經似乎成為很難徹底改善的社會病了。
星期二, 十月 3, 2006
一直都不太知道為什麼OA的電腦裡,安裝的Windows XP作業系統只更新到SP1,之前有聽過業界部份MIS人員認為SP2比較不穩而較少佈署之類的訊息,所以很自然地想那可能是政策問題吧,故沒多問,其實犯了先入為主的毛病。
後來昨天與MIS的頭閒聊,研究IE瀏覽器在執行某些頁面的問題時,他才發現我的系統只有更新到SP1,此事非同小可,晚上就請另一個MIS人員來幫開權限,要升級成SP2。
當然,我自己沒有更新是因為系統權限問題,拿到之後,除了更新SP2,也順便更新了顯示卡驅動程式、輸入法、一些會用到的自由軟體,順便把OA電腦裡的瀏覽器更新到IE7,不然IE6實在不太敢用,Firefox 2.0是主要工作用的,IE還是每天偶爾要拿來用一下。
之前總有綁手綁腳的感覺,做了一些設定之後,就順暢多了。
預計有空再整理執行環境做最佳化,不然這樣等級的電腦執行速度因為軟體與設定的緣故變得這麼慢,老實說硬體自己都在哭泣呀。
後來昨天與MIS的頭閒聊,研究IE瀏覽器在執行某些頁面的問題時,他才發現我的系統只有更新到SP1,此事非同小可,晚上就請另一個MIS人員來幫開權限,要升級成SP2。
當然,我自己沒有更新是因為系統權限問題,拿到之後,除了更新SP2,也順便更新了顯示卡驅動程式、輸入法、一些會用到的自由軟體,順便把OA電腦裡的瀏覽器更新到IE7,不然IE6實在不太敢用,Firefox 2.0是主要工作用的,IE還是每天偶爾要拿來用一下。
之前總有綁手綁腳的感覺,做了一些設定之後,就順暢多了。
預計有空再整理執行環境做最佳化,不然這樣等級的電腦執行速度因為軟體與設定的緣故變得這麼慢,老實說硬體自己都在哭泣呀。
星期一, 十月 2, 2006
我滿喜歡南方公園(South Park)這個美國成人動畫作品,應該說這類型的諷刺風格非常投個人喜好,通常碰到朋友會看不懂的情形,討論的時候連蠢這個字都可以拿出來用,無傷大雅。
剛好魔獸世界(World Of Warcraft)是這陣子美國流行的話題,經過Blizzard一年多的耕耘,這款線上遊戲比myspace這些當紅的社群網站更賺錢,所觸及到的客戶群,貢獻金額卓著。
預計要在10月4日播出的這集South Park,以World Of Warcraft當然是少不了諷刺一番,或者是有褒有貶,總之很讓人期待就是了。
It's Awesome!!
下面是這集節目的預告片:
剛好魔獸世界(World Of Warcraft)是這陣子美國流行的話題,經過Blizzard一年多的耕耘,這款線上遊戲比myspace這些當紅的社群網站更賺錢,所觸及到的客戶群,貢獻金額卓著。
預計要在10月4日播出的這集South Park,以World Of Warcraft當然是少不了諷刺一番,或者是有褒有貶,總之很讓人期待就是了。
It's Awesome!!
下面是這集節目的預告片:
星期天, 十月 1, 2006
由於Firefox 2.0瀏覽器正式釋出在即,離正式版腳步近的RC1(候選測試版)發佈後,專門針對Firefox諸多附加元件(擴充套件;extension)設計,能夠把不相容新版Firefox的附加元件或擴充套件設定為相容的Nightly Tester Tools,推出了新版1.2。
10月1日發行的Nightly Tester Tools 1.2,延續了先前在1.1導入的螢幕抓圖擷取功能,可以把瀏覽的畫面抓完整的下來,在1.2增加了貼到Windows系統剪貼簿的功能。另外,增加了簡單設定所有套件均可相容新版Firefox的設定。
10月1日發行的Nightly Tester Tools 1.2,延續了先前在1.1導入的螢幕抓圖擷取功能,可以把瀏覽的畫面抓完整的下來,在1.2增加了貼到Windows系統剪貼簿的功能。另外,增加了簡單設定所有套件均可相容新版Firefox的設定。
星期六, 九月 30, 2006
那些iPod、Zune、Mylo、Zen或Sansa的多媒體資料儲存容量可能都不夠看,沒有這款Wolverine ESP的120GB容量大。

其實那只是選用微型硬碟容量多寡與成本的問題罷了。Wolverine ESP內建彩色液晶螢幕,能夠播放FM廣播、音樂、影片與相片檔案,覺得最重要的功能是內建的記憶卡讀取槽,這應該是未來數位播放器的趨勢,數位相機的記憶卡容量滿了,就把資料傳到iPod這些數位播放器上面,Wolverine ESP在這方面可說是一個sample。
其次,Wolverine ESP另一項重要能力是可進行音樂與影片的錄影功能,就是透過line-in的方式轉錄,這個倒是滿有趣的。
Wolverine ESP價格容量比也很漂亮,缺點就是不支援數位權利管理(DRM)機制,只能播放使用者自己產生的檔案,我想小廠大概都這樣啦。
這台機器對於擁有數位相機的消費者吸引力比較大,若單純要欣賞多媒體檔案,自己會選擇的是249美元的Zune。

其實那只是選用微型硬碟容量多寡與成本的問題罷了。Wolverine ESP內建彩色液晶螢幕,能夠播放FM廣播、音樂、影片與相片檔案,覺得最重要的功能是內建的記憶卡讀取槽,這應該是未來數位播放器的趨勢,數位相機的記憶卡容量滿了,就把資料傳到iPod這些數位播放器上面,Wolverine ESP在這方面可說是一個sample。
其次,Wolverine ESP另一項重要能力是可進行音樂與影片的錄影功能,就是透過line-in的方式轉錄,這個倒是滿有趣的。
Wolverine ESP價格容量比也很漂亮,缺點就是不支援數位權利管理(DRM)機制,只能播放使用者自己產生的檔案,我想小廠大概都這樣啦。
這台機器對於擁有數位相機的消費者吸引力比較大,若單純要欣賞多媒體檔案,自己會選擇的是249美元的Zune。
» 顯示/隱藏 迴響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 >>
反正看再多書,吸收再多的知識,也是競爭不過別人啊……
要累積到能夠在某個領域之中有競爭力的知識,須要多少時間和精神啊。
競爭之後呢?有錢有名聲有地位?然後呢?
然後好像就沒有然後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