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
- 新家 (16:11, Oct 18, 2013)
星期三, 十月 17, 2007
» 顯示/隱藏 迴響
兩者在對待朋友的方式上還挺接近的。(汗)
» 顯示/隱藏 迴響
入手!感謝家母贊助!
1:10高擬真度樂高模型,組成後全長470mm,
以"Ferrari 599 GTB Fiorano 1:10 樂高"作為搜尋關鍵字,就可以看到真面目!
1:10高擬真度樂高模型,組成後全長470mm,
以"Ferrari 599 GTB Fiorano 1:10 樂高"作為搜尋關鍵字,就可以看到真面目!
» 顯示/隱藏 迴響
星期一, 十月 15, 2007
邏輯戰棋系統研發的途中,古書開始思考"工作效果"的問題。玩家從事一件工作時,效果多大、是否達成目標,有三個主要因素:環境、資質、努力。在DND系統中,玩家的資質反映在屬性、專長與技能加分上,環境因素則反映在DM訂定的檢定難度DC上。然而努力的部份則付之厥如,就看當時的擲骰結果了。如果放棄了以拋擲骰子為主的遊戲方式,還有什麼機制可以呈現不同玩家資質與努力的差異,表現出"駕輕就熟"或是"勤能補拙"的效果?
自二OO六年接觸經典紙上遊戲"波多黎各"之後,赫然發現紙上遊戲不一定需要仰賴骰子作為遊戲勝負的基礎,於是著手於不依靠機率演算的戰棋系統。
O六年至O七年四月間,古書致力於"紙上戰爭迷霧",但在技術上、效果上、玩家接受度上不斷挫敗。
O七年四月,頓悟到沒有第三方處理戰場情況便不可能有完全的戰爭迷霧,隱藏部隊位置又有許多技術上與玩家理解上的困難,便開始研發隱藏戰棋另一要素:兵力規模的機制。
O七年四月二十三日,確立其仔與卡片的組合以呈現/隱藏玩家的兵力與計謀,並以【屬性差值消耗法】作為系統核心。
後來,以中斷類卡片呈現戰爭的多變性;以指揮類卡片具體模擬高智力將領搖控友軍與誤導敵軍。
» 顯示/隱藏 迴響
(舉手)請分析以下「名詞」:
癡漢
人妻
羅莉
御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