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遠征八里途中
這陣子拍的照片很多,喜歡的卻很少。
大概越來越不用心了,常常按下快門之前都沒在想什麼,卻好像是為拍而拍。
到底想拍什麼呢?
凝視
哇哈哈!!小摺快搶!!系列文章結束了之後......你們以為就這樣了嗎?
並沒有~因為小摺上班族!!第一回要開始啦~
是這樣的,今天要把踢兔(T2)帶回家,快下班的時候,同事問我要怎麼帶回去,我想都沒想的就說:把它扛回家啊~
同事說:幹嘛不騎?
我說:怕危險(其實是怕踢兔刮到傷到什麼的)
同事說:那幹嘛買。
這一句!深深直擊了我的心。
對吼~它就是腳踏車阿,就是要買來騎的,我幹嘛扛他回家啊,要回家用騎的才對ㄚ。
於是跟同事問了一下路線,開始了我的小摺上班族的第一次通勤。
路線是從南京東路某段到中永和的中和路上~
那天是下著細雨的微涼夜晚,開始了我的小摺通勤生活。剛開始的時候還在跟踢兔有段磨合期,畢竟第一次實戰是在大馬路上,還得調整踢兔的狀態。慢慢的找回騎車的感覺~
一開始是有點害怕,畢竟是很多年沒騎腳踏車啦~不過騎了一下,開始慢慢感受到人車合一的感覺了。平常回家的路,也慢慢的變成了一幅幅的風景。
但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很多機車從後面呼嘯而去,真的要聽琳達馬的話,一定要加裝後照鏡!!因為有個很機車的騎士,用很奇怪的角度超我車,超屁啊!!總之有點驚到~
因為我回家的路上算是很熱門的道路,也就是下班必塞的路段。
後來慢慢進入狀態,我又發現一位強者阿伯,他一邊抽菸一邊騎單車,顯然路上的狀態不干他的事,最後還很帥氣的彈掉菸蒂,開始衝刺。傻眼了我.......
然後我看他好像很了解這條路的生態,於是就跟著他騎,才發現原來人行道是可以騎上車的,笨笨的我還在馬路上跟機車搶道。於是後半段路,我就很悠閒的騎在人行道上。
但是阿,人行道未免太顛頗了,雖然我知道小摺車的避震功能不能跟大車比,但一路騎過來屁股還真的有點痛。騎著騎著,終於到我心目中最危險的路段:永福橋。那個很狹小的機車道!!
爬撥的時候不會很費力,踢兔充分發揮了他公路車的性能,很輕易的就上橋了。說真的如果沒有那麼多機車,騎橋上去看河邊風光還真有點那麼寫意。
下坡的時候很恐怖,速度很快,我一邊慢慢煞車一邊慢慢前進,總算是平安無事。
接下來的路線就很簡單啦,於是一路休閒的騎回家。
這就是我的小摺上班族通勤的第一次算是有驚無險。
我想這樣騎個幾週,真的會瘦下來,因為很累。不過還是希望某A同事不要通勤上班好了。因為....真的滿危險的。(自己就不危險嗎)
不過也因此讓我感受到幾個經驗:
安全帽一定要買!!
後照鏡一定要裝!!雖然醜了點,但能幫你對路況更了解。
後面的紅色車燈,我有點想考慮買會自動一閃一閃的,增加醒目度。
其他的沒想到,再跟車隊的人討論一下好了。
再來是踢兔的報告
平地上任何小摺都是差不多的,我騎踢兔算是很輕鬆,也不會特別費力。
爬坡的時候就知道了,18500大洋果然不是白花的,上坡很輕鬆,完全沒變速就上去了,雖然說也沒多陡啦。
避震的話,這是非戰之罪。小摺避震本來就不能跟大車比。
整體上 我是相當滿意踢兔的表現!!
當單車不只是交通工具,它也給了你可以過不同生活方式的機會。這是我一路上騎車的感想。慢慢的步調,讓我感覺回家的路變的比較不一樣。
我很愛這種感覺,很自由。跟機車完全不一樣,各有各的感受。
驚!!上一篇還在講單車的設備之類,本篇文章已經迎向最終回了!!
是的!各位親愛的朋友,當你看到這張照片,不要懷疑,這不是從那裡盜圖的。而是我的踢兔到貨了,也把它牽回公司了。 說起來也很像做夢一樣,是一個人脈廣大神通的同事給我的消息,打過去問,踢兔白有現貨,好!秒殺,隔天到貨~
這整個購車過程,真是一氣呵成。
在這裡非常感謝那位同事。
踢兔白牽到我公司,很多單車同好親眼來看。
KHS LOGO漂亮的印在坐墊上。
本公司美少女充當踢兔白的車展女郎。
終於可以開始得來不易的樂活生活了~也是該開始規劃上班路線了。
公司的南橋車隊終於朝壯大邁進一步了!!
也來幾個南橋車隊的小知識
為何叫南橋車隊?
其實也沒什麼,單純是大家的時間都很難橋。
南橋車隊大部分都是哪種車款?
南橋車隊幾乎是DAHON的最佳代言車隊,這樣說你明白了嗎?
南橋車隊主要是幹嘛的?
南橋車隊宗旨:凡是騎過,必留下紀錄。凡是所到,必定要吃。
我也可以加入南橋車隊嗎?
可以的,首先當然是要我們公司的同事,同事的朋友,同事的閃光,同事的傭人,甚至同一棟大樓也可以啦,尤其歡迎匯豐銀行的美少女們。
我也可以贊助南橋車隊嗎?
可以的,等我們申請開通了贊助帳號,歡迎大家熱情贊助美食基金。
南橋車隊將來會有自己的LOGO,貼紙 以及小旗子嗎?
會的,還會根據台中分部,高雄分部,甚至海外分部的屬性有所不同的設計喔!
南橋車隊....
不好意思 發問時間過了~以後請繼續期待南橋車隊的紀錄分享喔
謝謝大家
祝大家都有美好的單車生活~
謝謝你的觀看!!
小摺快搶最終回文章~
大家買到了自己心愛的車子之外,千萬別急著騎出去闖盪。有道是:安全是回家的一條路。牽車的時候別忘記跟車行老闆詢問有哪些必要配備要買的。雖然裝上去可能對你的愛車減少了一點美觀度。但卻是大大提升了安全性,個人覺得非常必要。畢竟流汗總比流血好。
以下列上設備:紅字則為必要
前後車燈:幫助你在夜騎的時候告知其他的車友,有台車在這裡,不要撞我屁屁。
車鈴:提醒他人你要超車或是注意什麼的。
座墊袋:可以放一些小工具或是一些必備藥品。
牛角把:看個人。非必要,但是長途騎車的話,有它會比較不會那麼累。
擋泥板:這就看個人美學觀了,有的人比較重外型,認為裝了不美觀。有的人比較務實,也會把它裝起來.屬於不是那麼非常必要的裝備.
打氣筒:先想一下你會不會換內胎,不然帶了也沒用。
碼表:會想騎單車的人多少都有挑戰自我的心態,買了碼表比較會有成就感,幫助自己超越再超越。
Hello Kitty:增加個性用,可裝可不裝。
希望大家快快樂樂的騎車出門 安安全全的回家(合掌)
------------------------------------------------------------------------------------
這個週末又跑去搶車了,今天打了十多家車行有吧!其答覆差不多,沒貨就是沒貨,偏偏剩下的現貨是我最不喜歡的芒果黃。根據莫非定律,我越討厭的車子越有可能成為我的座騎。
希望不要演變成這樣的情況啊。其中有一家車行還攻擊KHS的車不好啦,老闆!大家都沒貨你就乾脆承認,幹嘛攻擊KHS來掩飾你家沒貨的事實。真是的!
總之又是個白搭的週末。
以下是我們艱辛(?)的找車過程
找某一家火鍋店當成行動基地,一邊吃一邊找車子。
今天確定應該沒車可搶了,剛好雨小點了。去大安森林公園散散步,聊聊天。
走到一半,乾脆發願走到公館那邊好了(又沒多遠)
台大校園區內
再拍一張,球體呈現的世界真有趣。
其實對婚禮攝影一直沒有很大的興趣,主要是親朋好友委託的話,如果拍不好,礙於是親友拜託的,他們也不好意思嫌棄。但對於我來說我會覺得我拍壞了他們一生一次的婚禮。
所以對於我來說是一種壓力。因此對於親友們的委託,一直都不太接受。
可能我自己都不太曉得幸福是怎麼樣的感覺?也覺得好像是一種很模糊的概念。這樣的情況之下,當然不能拿人家的婚禮當做實驗性質。不過更重要的原因是,我比較寧願吃東西就好,哈~雖然喜酒已經吃好幾次了,多到我連菜單都會背了。其實吃起來都是大同小異的。我比較偏愛吃前幾道的菜(冷盤最愛吃),比較偏清淡又好吃。後面幾道菜就比較偏鹹重,醬汁料之類的料理。
這次,說起來很臨時的,因為帶相機本來只是想拍拍朋友的近況就好。沒想到,自己就不知不覺的拿起相機,就是想拍而已,單純的只是想:我想試試我可以拍出些什麼?
小容!算你賺到了,我的第一次婚禮攝影就獻給妳了,祝你幸福。
更多照片 請到我的Flickr
http://www.flickr.com/photos/kenzoooo/sets/72157608759267324/
試著拍下和平吧,那其實比拍攝苦難影像更難,卻是一個改變當今好戰世界的辦法。
戰地記者,大概是所有攝影工作者都會推崇的一份工作。因為這份工作必須要勇於接近危險,與死神作鄰,用生命拍出一張張的影像,來向這世界發聲。
本書作者,唐 麥庫林便是這樣的人。
他常自嘲他自己其實比其他一些戰地攝影大師差遠了,因為他們都死在戰場上,他只是活得比較久一點罷了。
本書述說著唐 麥庫林的一生,從小浪跡街頭的他,是如何因為攝影改變了他的一生。又是如何因為拍攝太多慘烈的戰事攝影,誠實的面對自己進而發現他自己匱乏,荒蕪的生命風景,本著良知離開了戰場的他,晚年定居在英國鄉間拍攝風景照。
這樣強烈對比的轉變,其實就是個面對自己的故事。
攝影是個媒介,而他的照片在在的反應出他的心。從早期的為了求生存,到進入戰場體驗這些殘忍的一切,到最後體悟出自己的貧乏生命。他不是個完美的人,但他做了對自己最真誠的紀錄和剖析。唐麥庫林的大半生幾乎見證近半世紀戰爭苦難~也是這本書讓我覺得不錯的原因~推薦給大家!!
博客來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6997
認真玩攝影至今已經快10個月餘了
我發現,攝影不只影響我的設計,甚至我的生活也被他影響著。 之前我是個很喜歡華麗設計,視覺前衛的東西。總覺得漂亮就好,即使沒內容也沒關係。
這些是我之前的設計 http://www.kenzozenbu.com/v5/nav.html
但是我的心態卻因為攝影有所改變,認為樸實的東西,才是真正最有力的。也就是有了精神,不管視覺怎樣,作品依然是會透露出一種力量的。 一直到現在我的照片也就如同我的作品一樣,可以拍的很漂亮,但畢竟還是令人覺得很空洞。
也因此我現在的創作幾乎都卡卡的。也不想走回頭路去做一些華麗的垃圾。感覺整個創作力量停滯下來了,就好像卡在瓶頸的感覺,怎麼弄都是不喜歡不想要,想擺脫過去的包袱。 所以才會開始寫文章,用不同的方式去培養。雖然我不知道以後有沒有辦法再做視覺藝術創作,但我一直都覺得我有創作慾,現在這些期間就當作潛伏期吧。
當然啦,工作的部份是可以做的出來,畢竟是公司需求,有了需求,我馬上就能根據其條件做出東西。
這是設計的部份。
至於我的生活,也因為攝影讓我不再想死守在電腦面前。想出去感受周邊環境給我的感覺。有時周六下午,都會定時去公園走走,看看孩子們的嬉戲,一群愛唱歌的歐巴桑,溜狗的男男女女們。這一些離我們的生活很近,也很真實。甚至為了擴大攝影的範圍,也開始要購入小摺。希望有了它可以增加我的行動範圍,開始一場悠閒的都市旅行。這是未接觸攝影前我連想都沒想過的事。
感覺似乎越活越健康了,攝影真的就是有這麼大的力量,感受到這一點,覺得對這樣自己的轉變感到不可思議。
柯錫杰曾說:攝影就是在框中尋求一種寬。
我的解讀是寬可以是很多東西。
心靈的寬、人生的寬以及生命中的寬,攝影就像是一種修行,不只是專注力,更是鍛鍊自己的心眼,去看到不可見的東西,在芸芸眾生中尋找縱深。
拍好看得到的東西是理所當然,但要拍出看不到的東西,卻是要用一生去追尋的。這也許是攝影大師之所以為大師的地方吧。
就是一份堅持!
加班到太晚,附近的餐廳都關門了。只好去便利商店買個便當來喀。包裝華麗是華麗啦,但食後心得是:只要是冷凍過的東西,再熱起來口感味道一定不太好。
感情不也是如此......
失而復得的 不一定會如當初的美好~
真是年紀大了 貼個便當也有感想...為賦新詞強說愁啊~
今天新聞說騎小折要注意重心~要稍微往後並壓低~才不會在下坡時候發生"翻滾"的危險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