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菲尔德.许尔斯——对于朋友们来说,44岁的拉尔夫.温克斯是一位英雄——他收了钱才肯做的事情,成千上万别的男人要付钱才能去做。不错,他是一名男妓。
他最初学的是烤面包,后来做过的工作包括侍者、油漆工、铺地板工人、出租车司机等。他还在电话上卖过股票,做过美甲师,宰杀过猪和羊。
温克斯花了很长时间试图找到他自己,他说现在他已经找到了。
他从事这项职业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他陪同女性客户去用晚餐,度假......还有上床。目前他的客户名单上有60位女性。他对他能挣多少钱缄口不言,“你自己也能算得出来,”他对我说。
从陪侍中介机构的价目表上你能找到一点线索:像温克斯这样的男性陪侍服务四小时的价格为600欧元,一周是6000欧元。许多女人,许多性,许多钱,这就是温克斯的生活,听起来像是男人们都喜欢做的一场美梦。
在德国西部的克雷菲尔德.许尔斯,六月里的天气酷热,只有一场暴雨——还有几杯冰啤酒——才能让人从炎热中得到些许清凉。温克斯正和几位好友坐在一家咖啡馆的平台上。在他身边坐着一位脸色苍白的小个子男人,他戴着一副无框眼镜,温克斯介绍说这是他最好的朋友艾利克斯。温克斯说起到十月份他要和他的常客——一位52岁的女士一起去马尔代夫旅行两周,所有费用都由这位女性客户支付。然后他起身到吧台去付清这一轮的酒钱。“对于他做的事情我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艾利克斯说,“但我有他没有的东西:一位称心的妻子,一个孩子,还有自己的房子。”
拉尔夫.温克斯没有孩子和房子,但是他有一位女友,他开宝马3系的汽车,还有一套不错的公寓。
现在我们就在温克斯的公寓里,房间里有白色的墙壁和白色的家具。打破一片白色的有天花板上的吊扇,一张足球游戏桌,一个游戏控制台和两把看电视用的椅子。女清洁工刚刚来打扫过,现在温克斯要自己来做一点家务活——他要抖落一下与他工作有的关杂七杂八的事情。
服务不设限
雇佣温克斯的中介机构名为“为女士提供陪侍”(Escort4Ladies),在这个机构的网站主页上写着“为女士提供独家的陪侍服务”。这是不是意味着陪同女性客户去听音乐会或参观艺术展览会,然后在享用了有鱼子酱和菲力牛排的大餐后再到总统套房里去恢复体力呢?温克斯是这样说的:“我们在餐厅或客户家里见面,我们谈笑风生,然后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开始做下一步的事情。完事后我们再喝上一杯,随便聊一会张三李四。”是张三李四而不是哈贝马斯或康定斯基——因为他的工作是提供性服务,他解释说。(译者注:尤尔根.哈贝马斯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社会理论家,瓦西里.康定斯基是出生于俄罗斯的画家和美术理论家)
在他客户名单上的女性年龄从30多岁到55岁左右,都是普通的女性。温克斯说他会让客户有一种感觉——就是他爱她现在的样子,包括松弛的皮肤和皱纹在内。
男人想要寻找付费性服务可以到平价的妓院里去,在那里性交易的价格为每次100欧元,只要花得起钱他们可以玩许多女人。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陪侍服务的价格过于昂贵。但是对于女性客户情况有所不同,她们对便宜的性交易不感兴趣。在德国大约有12-24家为女性服务的陪侍中介机构。女性可以在网上查看男性陪侍的照片,还有年龄,身高和体型等方面的信息。有些男性陪侍还列出可以提供的服务:口交、肛交、群交等。有些人的服务范围设有限制,而温克斯没有。
“在特定的时间范围里女人可以把我买去满足她们的幻想,”他说,好比说有男人想要她,这也是一种幻想。当交易完成后他会拿到一只装有现金的信封,其中有三成收入要交给中介机构。
在他卧室的墙上挂着许多张他本人的照片:穿着毛皮领子和没有穿毛皮领子的温克斯、光着上身的温克斯,还有把手伸进短裤里面的温克斯。“有许多人以为我是一个相貌堂堂但又妄自尊大的家伙,我什么人都可以操,但我的人品一文不值。”他说,“但事实不是这样的——对人有所保留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他说保护自己是他的一件大事,因为没有别人有像他这样的遭遇——在他九岁时他的生父离开了,他母亲的再嫁丈夫打她,他是在一个国立的儿童收养院里长大的。
但他不是一个喜欢抱怨的人,他宁可谈一些开心的事情,就像是一把钥匙的故事。在他长大成人的收养院里到了晚上门是上锁的,这样没有人可以跑到外面去。“这就是为什么我选择去做面包匠的学徒,”他说,“收养院的职员不想在凌晨四点起来为我开门,于是他们就给了我一把钥匙,这样我就来去自由了。”温克斯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变得难以置信地和蔼可亲。
“一个你可以去爱的男人”
“你要有把自己推销出去的能力,”他说,“做任何工作都是这样:顾客买的不是产品,他们买的是你做的秀。”他能一直做秀吗?如果是这样,他不做秀的时候会有什么问题吗?“到目前为止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任何麻烦。有时你会遇到很难挑逗的顾客,我就对自己说‘好吧,第一步不行,我来走第二步,第三步。’从逻辑上来判断,我想实在不行的话就要采用一些辅助的性工具,但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用到过这些东西。”温克斯在木头的桌面上敲击了三下,“希望我的好运能继续下去。”他说。
他说他从不讳言自己的谋生之道,人人都知道他是做什么的,包括他的邻居。他说当他第一次遇到现在的女友时就把自己的职业告诉了她,她大声地吞咽了两三次的口水。
在中介机构的网站上,温克斯被吹嘘成一个“你可以去爱的男人”——但愿上帝去帮帮那些真要爱上他的女人。成年女人完全有能力来辨识幻象和现实之间的区别,温克斯也否认了这样一种观念,即女人会对任何向她灌输甜言蜜语的男人产生感情。换句话说,女人可以把性和爱区分开来。“在这方面女人为什么要不同于男人呢?当然我的工作是给客户一种被爱的感觉——在我为她工作的时间段里。”
温克斯非常注意自己的身材,他每天都要锻炼以保持自己的体魄。他的身体是由他的意志塑造而成的,而他说他现在的生活也是一样。他有意保持单身,不让自己爱上任何人。他说他过去受到过太多的伤害,做出这样的决定也许“太过激烈,但是在一定的时候你必须建立一种保护机制。我的朋友就是我的家人。”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在这一行干多久。“我不知道在10年内事情会有怎样的变化,”他说。在他工作的中介机构里,只有几个上了50岁的男人。“但是你知道吗,假如我不能干这一行了,我就回去开我的出租车。”(转自译言网 译者: sunset123 原作者:Andreas Glass)
上周在网路上搜索资料,没想到竟读到了自己过去曾经写过的一篇报道。
那是关于石狮市永宁镇梅林村的报道,在2010年,我和当时的同事深入这个村庄进行调查。那个村庄曾因水体污染,臭气熏天,在3年的时光里,有35名村民死于癌症。
一个月的时间,我和我当时的同事完成了《癌症之殇》的报道。这篇报道见报后,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同样,这一次的披露,也引起了官方的重视。
虽然,在这次报道中,我和我同事被人威胁过。虽然,在这次报道中,有些人一度想篡改死亡数据。
但我们手上拥有扎实的证据,让官方不得不直面这一事实。据说,有关领导曾经为这一篇报道拍桌子,不为批评官方的过失,而是称这篇报道是在危言耸听。
虽然在完成了这组报道后,我选择了离职,离开了老东家。据后来我得知的一些信息,我的老东家,因为这篇报道曾被某些官员批评等。
我的老东家,在随后也经历了一系列动荡,很多兄弟们离开了。这让我很无力。不过,我对那帮曾经一起奋战在一线的兄弟们依旧有着很深的情谊。
所以,当我看到《癌症之殇》时,瞬间想到了2010年那会儿的岁月。心头瞬间有触动,便给当时一起做了报道的同事发了信息:想回梅林村走走。
“我想回去走走。”同事给我回了这么一句话。当时,便约定在周末回去走走。
我真的想回去看看:村民们是否远离了臭气,是否还要为了臭气背井离乡,孩子们是否还要戴着口罩上课?
重新走回梅林村,那一刻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在今年春节,那些朴实的村民曾经邀请我们再回去看看。村民说,村里的变化很大,环境变得很好了,没有了臭气,真的很感谢我们。
当看到村民的短信时,我真心是感动的。我觉得真正帮助村民的,是他们自己,他们为保卫家园所付出的努力,是别人看不到的。而我们的报道,只是助了他们一臂之力。
重新读着过去我写的报道,我有被自己的文字给感动到。只是,那样感性又富有理性的文字,我现在写不出来。
毕竟那篇报道,酝酿了我一个月的情感。同样,文字也含有我对已故亲人的情感。因为,我的阿嬷也是患癌症离世的。我在写文章的时候,真的有种一种亲情在里面。而我在采访的时候,会陪着每一个癌症患者的家属落泪。
想起了很多过往的事情,让我搭上了开往石狮市的大巴。再次走进梅林村,我看到那条臭水沟不见了,烈日下的海滩没有像以往那样,散发去恶臭。
那条东头沟流出的水不再是黑的,虽然海滩上还是有垃圾。但臭气真的不再弥漫这个村庄。
“往前直走,第一个道口左拐,就可以到梅林小学。”一名抱着篮球的年轻小伙微笑着给我们指路。
在我们离开海滩往前直走时,这个小伙走向海边的篮球场。在夕阳下,他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在打着篮球场。
这个篮球场是在臭水沟整治好之后盖起来的,依海而建。有海风吹拂,没有臭气,年轻人冲出防守,上篮时的那脸坚毅,真的让我又感动了。
想想当时因为这篇报道而扛下了不少压力,现在想想,一切的付出与努力是值得的。当时当我的报道见报之后,各级政府都去村庄检查,而村庄的臭水沟整治也在第一时间展开。
当地政府部门的人员透露,为整治梅林村的那两条臭水沟,官方投入的资金不少于2亿元,而且关停了一批水洗厂等,切断了污染源。
就这样,梅林村回到了没有臭气的年代。
在给当地的一个村民发了一条信息之后,见没有回应,我们就离开了。
虽然我很想跟他们坐着没有臭味的海边聊天。
“谢谢你们,再回来要记得给我电话,我带你们去逛逛。”村民看到我们的信息之后,给我们回了电话。
“现在挺好的,不会臭了。”电话那头,村民的声音让我看到了他兴奋表情。
这些朴实的人们,不懂得怎么掩饰自己的情感,连说话都抑扬顿挫,很有情感。
村民们还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梅林村已经成为国家一级渔港,他们正忙着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渔港,这会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听到这个,我很开心。我不懂自己为什么会开心,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看到他们远离臭气,我很欣慰。
我和我同事的努力,真的帮助这些淳朴的村民改变了他们的生存环境。我只愿他们,不会再有癌症困扰。
离开梅林村时,那些飘扬的彩旗,告诉着我,这里正在举办妈祖文化节。
相信,妈祖会保佑这个信仰善良的渔村,庇佑这里不会再有臭气与污水,保护这座村庄永远祥和宁静……
追问
4年了,大学毕业4年了。只是,我已没了4年前的那份激情。
或许,在记者这个岗位上,我没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曾经幻想着,仗剑走天涯。只是,如今这一切,似乎都已破碎、飘零。
这让我不得不再次审视自己。我不得不再次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过些天,我将出差去南平灾区采访。这是我再度回到厦门后,第一次出差。虽然,我已厌倦了出差。但我还是会告诉自己:work first.
2010年的那个夏天,一场罕见的暴雨袭击了福建北部,洪水、泥石流冲击着南平和三明,上百万民众的家园被摧毁。
当时的我,背着包,穿着雨衣、雨鞋,冲在雨水中。尽管,路上不停地遭遇泥石流、塌方,但那时候,我还有一颗无所畏惧的心。
在灾区,亲眼目睹灾难毁灭了老百姓家庭时,我的眼泪淌个不停。眼泪不是同情,是震撼。我从来都是一个感性的人,但不缺乏理性。
也是在那个夏天,我突破了自己职业生涯的一大瓶颈,文字写得愈发有情感,也愈发有感染力。
那年,在泰宁那所被洪水漫过的新桥学校,我采访了一位老师。这位老师姓黄,洪水来临时,他在学校,将学生们都安全转移了。但他的老父亲却被洪水卷走了生命。
在为父亲守灵3天后,他冒着大雨让父亲入土了。随后,他返回校园,拿着扫把、铁锹,清理起校园,只为给孩子们一个干净的中考考场。
这位汉子在父亲过世时,没有太多的眼泪。即便是他从河流的下游,将父亲的遗体背回家,他都忍住要坚强。
但面对我,他却哭得稀里哗啦。那是他在父亲过世后,难得的情感宣泄。在采访他时,我更多的是扮演一位倾听者的角色。
一直以来,我也在追问自己,何必须在他的伤口上撒盐。时间会治愈一切,我为什么要去挖开他的那道口子。
当这位老师哭的时候,我问不下去了,只是默默地上了一张纸巾。
那一刻,我感受到他内心的脆弱,同时也佩服他的伟大。他清楚,自己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
时间过去了两年,但我依然清楚记得他说的一句话:自古忠孝两难全。他对中国山村教育事业的忠诚,换来了抗洪救灾的先进个人,但这个荣誉并不是他想要的。
在得到这个荣誉的时候,他在自责,他认为在孝道上,自己做得很不够,愧对生他养他的父亲。
跟这位老师的对话,震撼了我的心灵。在听他讲述完之后,20多岁的我,对年近50的他说,要记得坚强。
他点了点头,用很真诚的眼神,跟我说了一句:谢谢。
刹那间,我似乎读懂了他的心思,他压抑了好久,他需要一个发泄口,而我的到来,让他找到了倾诉的对象。
不过,我注意到他的眼神里有一丝惶恐:他害怕被人唾骂。后来,我选择了不写这位汉子的故事。
我深知:自己有必要去保护,一颗坚强却又脆弱的心。
那就是2年前的我。那时候,我当记者不是麻木的。内心思考更多的是,人文的关怀。
只是两年过去了,我变了。现在的我,成了稿分的奴隶。我想追问自己,却不知从何追起。
而今又将重返闽北,再度进入当年洪灾侵袭的地方。我希望能够找回当年的自己。只是,失去了的,真的能找回来吗?
还是,是时候,换一种方式,来走人生这条路?
三代人的他和她
20个月前,我翻译了一段歌词。
这段歌词出自陈慧琳演唱的《Love Paradise》。这首歌在一场特殊的婚礼里不停地播放。新郎要将这首歌献给自己深爱的新娘。
只是这场婚礼举办的地点跟平常的婚礼不一样,在漳州殡仪馆。新娘躺在冰冷的棺椁里。她听不见新郎为她唱的歌。
新郎和新娘相恋了3年,刚开始新娘家里还反对他们在一起,但新郎的坚持还是打动新娘的家人。
可所有不幸的事,在他们举行婚礼的8天前发生了。
当日,两名劫匪以租房为名,对新娘实施入室抢劫,并连捅了她8刀。新娘就再也没有醒来。但新郎坚守了承诺,正式迎娶她进门,让她成为他真正的妻子……
那是一场没有欢笑的婚礼。婚礼的结束是葬礼的开始。新郎从岳父手中接过的是妻子冰冷的双手,从此开始一个人的婚后生活。
这名新郎叫庄华贵,新娘名字是卢燕娥。
他们都是80后,他们的爱情悲剧中带着一点坚定。
16个月前,我到了泉州湾的一座无人岛。
这座岛屿叫大坠岛,很受驴友的欢迎,这里的海很美。
在岛上,我遇见了一对夫妻,他们已在岛上生活了33年。
1978年,这对夫妻从大陆泛舟过海,到了这座无人岛。当时,他们也没料到,会在这座小岛上,一直生活到今天。
当年,女子得了一种怪病,很怕听到声音,每次稍微遇上一丁点大的声音,都会突然晕厥。当时医生说,这种病很难用药控制,得找个安静的地方休养。
男子就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这个无人岛。于是,他们就把孩子留在了家里,漂洋过海到了小岛。
没有井,就喝山泉水;没有电,就点煤油灯;没有菜,就开荒播种;没肉,就下海捕鱼;没有床,就自己动手做木工……
就这样,他们在岛上生活了33年,女子的病竟然也奇迹般地好了。只是,他们就这么一直留在了小岛。
男子说,有没有来世不重要,重要的是过好现在。女子则说,我们没什么钱,也没大房子住,但我们很快乐,因为我们有爱。
这名男子叫蔡永昌,女子姓谢,不肯透露名字。
他们都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他们的爱情很真实也很舍得付出。
12个月前,我在福州街头闲逛。
走在秋风中,邂逅了路边的一对老夫妻。老爷爷坐在椅子上,他的爱人戴着老花镜,正帮他理发。
他们俩结婚近60年,虽然也经常吵架,但他们的生活却谁也离不开谁。
1954年,老爷爷和老奶奶经人介绍结婚。当时他们很穷,没有婚礼也没有喜酒,只有几颗糖果和一声:“我们结婚了。”
结婚后的每个早晨,老爷爷在起床后都会叠好被子。夜幕降临后,老爷爷都会把床铺得整整齐齐,等候老奶奶。
老奶奶说,换过了好多张床,有那种会咯吱咯吱响的毛竹床,也有用木板临时拼起来的床,但老爷爷总有办法让床变得更加牢固,不会发出声响,“别的没什么,就是这张床好,睡得踏实。”
老奶奶为了贴补家用则学会了理发,还亲自给老爷爷理发,这一理便是50多年。
老爷爷说,不管他工作怎么调动,唯一不变的是,老奶奶都会陪着他,为他理发。
老奶奶说,她会一直帮老爷爷理发,直至眼睛看不见这世界。
老爷爷的名字叫徐万龄,老奶奶的名字是:韦秀兰。
他们出生在内忧外患的上世纪20年代,他们的爱情很简单却又很浓郁。
遇见这三对夫妻的时间,间隔刚好都是4个月左右;他们的出生年代,也刚好相隔30年左右。
他们都很相爱,虽然他们相爱的方式都不一样。或轰轰烈烈,或平平淡淡,但他们都愿意为彼此付出。
在爱情速食的时代,他们美丽的爱情,总会感动着些许人。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他们却告诉我们,只有愿意付出才能得到真爱。
哀 章
维
公元2011年8月15日,岁次辛卯七月十六。孤哀子振、跃、洪,孝妇霞、珍、娇,孤哀女莲、兰,孝婿进,谊子忠,谊媳妇凤,孝孙坊、民、杰,孙媳妇香、春,孙女娟、婷、琳,外孙艺、栋、强,外孙媳妇珠、三,外孙女玲、阳,谊孙坡,谊孙女红、梅,曾孙灏,曾孙女昕等,谨备清酌、庶馐之仪,孙儿民泣读哀章,跪祭于显考骆府五代大父八十有二龄讳森良府君先祖父大人之灵柩前曰:
呜呼!白山黑水,流云苍苍;春秋有序,天道无常。惟兹星暗月黑,忧客愁人怅怅。际此烟横雾谷,孝子贤孙悲悲。求木本于乔梓,灵株独萎;寻水源于河洛,热泪空流。
我们今生最敬爱的阿公,我们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唤,您听见了吗?时至今日,我们还不敢相信您已经离开了,离开您万般疼惜的内外子孙,离开敬重爱戴您的邻里乡亲。现在,我们跪在您的灵前,看着您的遗像,回想起您对我们的疼爱,回想起您勤劳的一生,回想起您多病的晚年,我们忍不住悲痛万分,泪水长流。哀哉!痛哉!
阿公,走完了人生八十二个春夏秋冬,熬尽了世间咸酸苦涩滋味,经历了崎岖坎坷路程。阿公,您一生打拼、坚强的优良品德,让我们感恩和缅怀。
阿公,1930年正月十八出生于下宫东头。三岁时,太公带着伯公、二伯公下南洋,阿公与太嬷相依为命。二十一岁时,阿公与阿嬷结婚建立家庭。阿公身上有着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奋斗精神。当爸爸、叔叔、姑姑5人的遂个出生,家庭的生活是十分困难,但阿公非常坚强。只要可以赚钱养家,不管是多么艰苦的工种,车石、箍桶、放鸭,他都卖力去做。那时候,阿公起早贪黑地拖身拖命劳累,倾尽了无数心血来培养他们长大成人。长时间的劳累,让阿公在年轻时就身体抱恙,但他依然努力地赚钱养家。阿公,以克勤克俭的方法和艰苦创业的意志,兴建了厝宅。阿公,在您的5个子女心目中是最伟大、最崇高、最无私的好父亲。
阿公,一生宽怀大度,和睦邻里,乐善好施。从不与人计较,争辩,而是默默无闻地做好事、做善事。如东头自来水厂、港沟大道、关帝宫、东头球场等公益事业的建设,无不渗透着阿公的一份功劳。值得一提的是,东头自来水厂的创建,阿公不但带头动员三叔慷慨解囊,而且为施工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作了许多苦口婆心的协调工作。饮水思源,乡人有口皆碑。
阿公,在咱家族中处处闪烁着典型的形象。在阿公的脑海中,甚至连太公的长相都不知道,但他无时不刻不牵挂着他的父亲。阿公,孝顺太嬷,努力打拼,撑起整个家。阿公,与阿嬷患难相扶、相敬如宾。阿嬷过世后,阿公一个人卧病在床,常常因思念阿嬷而眼泪流,阿公的病情也日益加重。阿公,家教有方的潜移默化,让爸爸、叔叔、姑姑等人,能自强奋进,建家立业。事业稍成,回报社会。阿公,对我们孙辈的关怀和疼惜是胜过了别人的长辈,至今犹历历在目。阿公,认为内外子孙(包括结契)不管男女,都是您心头的一块肉。孙辈民、杰、娟、婷、艺、红、梅,自您扶携入幼儿园起,离不开您的教诲和勉励,所以顺利分别录取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城市学院、厦门城市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泉州师范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阿公最大的期望是我们学有所成,报效家邦。我们尚无回报,汗颜自愧。阿公,您在弥留时,还在牵挂着子孙们的事业、学业。我们说好的,每个周末回来看您,但是没等我们再回来看您,您就匆匆走了,我们连您最后一面都没见上。哀哉!痛哉!
呜呼!阿公一生劳苦功高,积劳成疾。2005年春天,阿公不幸中风。呜呼!病魔瞎眼,二竖为害。6年来,阿公终日卧病在床,他一直坚强地跟病魔作斗争。阿公恸于本月十一凌晨1:20,与世长辞。当晚天飘起了雨,好像为这位好人去世而流泪。白天转为晴空一片,映衬了阿公光明磊落的一生。哀哉!痛哉!
阿公,十二中午的那场暴雨,是不是您在天堂遇见了阿嬷,两人相拥而泣呢?阿公,您和阿嬷在天堂会一直看着我们,对吗?阿公,爸爸、叔叔、姑姑5人,今后听到《阿爸》的歌曲时,怎样不会肝肠寸断呢?您是爸爸、叔叔、姑姑他们心中的那座大山,给了我们一个家。阿公,当我们听到《故乡的旧电影》这首闽南语歌曲时,我们会想起,小时候,熟悉的大路是阿公牵阮行,提着椅寮坐在那阿公讲古乎阮听。彼时阵我们是囝仔,什么拢呒惊,是阿公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希望后世人阮搁会冻来乎您疼,作您永远的孙仔,搁叫您一声“阿公”。
阿公,您今嘛在叨位?阮在叫您,您甘有听到?阿公,您今嘛过得好么?阮在叫您,您知影没?阿公,这阵,您是不是跟阿嬷在一起?您们会一起手牵手,斗阵走,您们在会斗阵幸福,对吗?言有尽而情未有终,阿公,任我们千呼万唤,您再也不能睁开慈祥的眼睛了,从今以后,我们再也看不到您和蔼可亲的面容,听不到您呼子唤孙的声音了。哀哉!痛哉!
阿公,您恩泽咱家前后五代,世代子孙将永远地怀念您啊!可尊可敬的祖父大人,安息吧!
呜呼!九宵冷月,云孤树寒,凄凄千里风霜。岂期大数,遂梦黄梁。时光流转,青冢骨寒。躯体虽隳,灵则永长。唯音训犹然在耳,敦颜如生之常。松涛阵阵,郁郁白杨,愿在天之灵,能佑满堂。今日阿公赴瑶池,虔具清酌时馐,仰天祭祀,敢陈词而哀恳,追思怀想。阿公有灵,尚祈歆飨。
呜呼!哀哉!
伏维
尚飨
【今天是阿公的头七。阿公走了,在阿嬷过世一年多后,他离开了这个世界,他去找阿嬷了。令人痛心的是,他临终前,我们好几个人都不在家里。阿公,你是不是太想念阿嬷了。阿公走得了无牵挂,这样更让我们痛心。过去一年多里,阿公其实挺孤独的,没有了阿嬷,他终日想念着阿嬷。阿公,你在天堂遇见阿嬷了吗?你们会一起继续幸福,对吗?此文是我写给阿公祭文,昨日阿公出殡,在家祭上,我读了这篇祭文,祭奠我们心目中坚强的阿公,相信阿公和阿嬷都听见我读的祭文。妈妈说,阿公的遗体被送进火化炉时,她们隔着玻璃看见,封闭的火化间里有一只蝴蝶在炉口来回飞舞。她们说,那是阿嬷有灵,来找阿公,带着阿公一起走。昨天晚上,再一次走进阿公的房间。看着空旷的房间,又走了出来,撞见了婶婶。她说句:是不是找不到阿公了?那一刻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流了下来。】
有一張CD名叫《我的海洋》,可以讓我們傾聽海洋的聲音。
清清淡淡,即興,自在。
讓人想起獨處時的我的海洋。”

還是用《我的海洋》的文字吧。圖片是張坂的海。


“看台 灣的地 圖時,會看到 蕃 薯 底下有一條凹進去的線條。

“那是和死 黨在沙灘上飆自行車的年代。

“颱風來時,巨型珊瑚礁還和巨浪演出水舞秀。

“從北往南沿著花 東 海岸走。右邊是山,左邊是海。

“電影“看海的日子”裏,女主角的丈夫、兒子都因出海而逝去。

“在海岸遇見落日。



淡淡風塵般慵懶琴韻、沙灘上唯我流連,你我共同的海洋心情

“用相機拍下踏在海灘上的自己的赤腳。

很慵懶地站在同一個位置,瞄 準同一個方向。咔 嚓兩下。

這個港灣很寧靜。

這時候聽一曲音樂。

沒有風。


不识苏州。5月底的那次远行,写到苏州就卡壳了。我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苏州,或许是因为不认识的缘故。于是,这四个字成了我对苏州最好的理解。
对于苏州的了解很有限。脑袋瓜里闪现出来的东西依次是:苏州园林、寒山寺、周庄、同里、昆山……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还是排在前头了。只是我所经历的苏州是一座拥堵的城市,这座城市充斥满了现代化,老祖宗遗留下的园林成了城市的点缀。刻意营造出来的仿古公交亭等,让人看了会有何种反应呢?“刻意”两个字给你的感觉足矣。
这样的城市,或许你不会喜欢。又或许,你过来这边只是想目睹一下名闻天下的苏州园林,还有唐朝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里所提到的“姑苏城外寒山寺”。
确实,这座位于长三角的园林之城,经济非常发达。她确实是上海的后花园。只是不清楚为嘛我会不喜欢,不喜欢就呈现不了有感觉的画面。
拙政园门口,我犹豫了许久才说服自己进去。或许是我不懂得欣赏园林,我对她竟然不感冒,看着这园林,我木有兴奋感,是不是审美疲劳了。江南的园林大同小异?
不过你不得不佩服古人,因为这座园林,你通过任何一个窗户,都可能会看到一幅画。古代没有当今如此丰富的娱乐,只能寄情山水、园林、以及琴棋书画。他们造景的能力绝非一般。
在拙政园里随处可见的亭子,每个亭子造型都不一样,每个亭子都拥有非常诗意的名字。现在的人肯定静不下心来做这些事了。
因欧阳修的长诗《沧浪亭》而知道这个地方,“千古沧浪水一涯,沧浪亭者,水之亭园也”。据说观沧浪,要选择细雨天,在亭中赏雨自有一番诗意美景。可我在苏州的时候,那里一片阴霾。
苏州城中有太多园林,古时这些园林都是名流的私家花园,可以想象自古以来,苏州都是一个富饶的地方。
我总感觉自己没有好好拍下着园林。或许是因为我不懂园林之美。我一直以为,在苏州,我可以看见古老的苏州城,但我却拍下图片却无法呈现。虽然,我的相机里卡擦了好多相片,但却选择不出可以传达苏州的东西。是我肤浅了,还是这座城市肤浅了呢?
在苏州美术馆。我想进去,只是当我到达时,已经闭馆了。最后我选择离开。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喜欢美术馆或博物馆的地方,但我却一点都不高雅。俗就一个字。
说实在的,在苏州的时候,找不到一点拍图的感觉。在拍这张图片的时候,我脑袋瓜里突然有了一丝灵光,可能是因为这个女孩走过的飘逸吧,可惜的是我没能把握好那一丝美感。所以,在拍完张图片后,我选择离开苏州。
姑苏城,我不认识,所以不逗留。
讣闻
那个喜欢笑的女孩走了……
在人来人往的十字路口,“禽”男友拿杀猪刀对着她的脑袋一阵猛砍
这是位于贵阳金阳金源广场附近菲菲被砍杀的案发现场(图片来源:Shambahla的微博)
正如菲菲的名字所描述的那样,这是一个花草茂盛的季节。
只是在这个夏花绚烂的季节里,到处弥漫着浓郁的花草香气,可菲菲走了。在今天凌晨1点10分,这个喜欢笑的女孩去了没有疼痛和伤悲的天堂。
菲菲,一个在去年夏天刚走出大学校园的贵州女孩。20多岁的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走出了一个盛产白酒的县域。她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记者。她忠实最真实的原始记录。她喜欢微笑。
她活得很真实,很开朗,正如她父母亲给她起的那名字那样,她是一个美丽的女孩。如果你查词典,你会读到“菲菲”这两个字的解释:“<书>[形]①花草茂盛、美丽。②花草香气浓郁。”
令人感到痛心的是,3天前的6月3日,菲菲遭遇了不幸。当天中午11点多,她走出单位的大门,走在贵阳金阳世纪城金源广场附近的一个人来人往的十字路口时,一名男子突然冲了上去,拿着一把杀猪刀朝菲菲砍了过去。
据悉,砍杀菲菲的人不是别人,而是其前男友——贵州都市报首席记者袁静。去年夏天,行凶者大学毕业后进入贵州都市报,从事政法新闻的报道工作。
当天中午,他拿着杀猪刀对着菲菲的脑袋瓜接连砍了好几刀后逃离了现场,但在逃离的过程中,他又折回,又砍了菲菲几刀后迅速离去。
菲菲很快被送到了医院抢救。躺着ICU病房里,菲菲一直努力与死神作斗争。
据菲菲的好友透露,菲菲在与其前男友分手之前,这个禽兽男曾试图脚踏两条船。期间,袁静还曾动手打过菲菲。不过菲菲很善良,总是对他抱以希望,总是分分合合。最近,这次菲菲决定离开袁静,是因为真的对其感到绝望。
菲菲的好姐妹们说,她们没想到在菲菲提出分手之后,这个禽兽男就一直纠缠着菲菲不放,还追到菲菲单位去闹,甚至还打菲菲。为此,菲菲每次外出不管是采访还是其他事情,都会有同事或好友相陪。
出事当天,菲菲是到单位准备办理离职手续的。因为她害怕袁静会不停地到单位闹事。
只是,菲菲没想到自己走出单位的大楼,正准备跟好友汇合时,袁静拿着一把杀猪刀砍向了她。
在砍完之后,袁静逃离了现场。直到现今,警方还在发悬赏通告,通缉这名凶手。
据了解,案发后,警方到袁静的单位,并从其办公桌的抽屉里搜出了数把把刀。
这一切说明了什么呢?显而易见。
不过,躺着金阳医院的ICU病房里的菲菲却非常地坚强,她一直在努力地跟死神作斗争。她的心脏数次停止了跳动,但她又数次重新跳动。
菲菲的家人和同事们守在ICU病房门口,他们为菲菲祈祷,祝福。他们用微博接力,共同守护这个爱笑的女孩。
今天凌晨的贵阳下着磅礴大雨。这个坚强的女孩在跟死神斗争了将近3天后,但最终还是因为伤势过重,撒手人寰。
这时,时间定格在2011年6月6日凌晨1点10分。
事发后,菲菲所在单位在其报纸的头版上刊发了警方的通缉令。对于已经远走的菲菲,将凶手绳之以法是对菲菲在天之灵最好的慰藉。
菲菲的同事们在听说了之后,都连夜冒雨赶到了医院。他们都很喜欢这位爱笑的女孩。他们都想送这位爱笑的女孩最后一程。
凌晨5点,菲菲生前的领导在微博上写到:“刚从殡仪馆开车回家,外面的雨依旧在下,风在呼啸,我们那位爱笑、可爱的小妹妹就这么离开了,永远……”
手记:
“骆老师好呀!”写完这篇文章,仿佛听到了菲菲在微笑地跟我打招呼。一个多月前,我还在《黔中早报》工作。当时,菲菲遇见我总会用她最灿烂的笑脸跟我问好。虽然,我已经辞职离开了《黔中早报》,但菲菲的微笑依然让我印象深刻。
虽然她不在我部门,但却因为她灿烂的微笑,我对她印象深刻。跟她的交流不多,但第一次对她有印象,应该是在跟袁静面谈的那个晚上。
当时,袁静托人说想到《黔中早报》上班,我跟领导一起前往面谈。当时,对袁静的印象是:狂妄、自大、幼稚,有点阴暗。袁静说,自己想做负面新闻。正是基于这几点,后面就没有录用袁静。
就是当天晚上,我知道了菲菲与袁静之间的关系。
相反,菲菲当天给我的印象就是:喜欢笑,乐观,开朗,外向。于是,我对她的印象不错。
而后面在单位里,事实证明,这个喜欢笑的女孩深受同事的欢迎,有着很好的人缘。
但就是没有想到,人们都最向往的爱情将她推向了死亡的深渊。那个自大、幼稚,有点心理阴暗的男友,拿着刀砍向了手无寸铁的她。
这个如花般的女子就这么消逝了。暂且这所有起因都归咎于情感不合。只是,在爱情里男男女女都应该懂得最起码的互相尊重。
阴暗男,你彻彻底底地玷污了爱情的神圣。更令人发指的是,你竟然将一个喜欢笑的弱女子的杀害了。
突然,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写。措辞严厉又有何用?
“这下子两个家庭都毁了。”猛地想起老妈的话,老妈听了这件事后,摇摇头说:“分手了就分手了,这男孩子也太可恶了吧,他想再娶也有人,她想再嫁也有人,这点道理都不明白,枉为人啊!”
乌镇的夜晚会让你迷失方向。这样的夜晚,你可以找一家咖啡馆或一家小酒吧,坐在靠河的地方,静静地,喝杯咖啡或来支Heineken,在那一刻心情会有一种很舒畅的感觉。那是一种久违的悠闲。你也可以说:自己小资了。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你才会有种追忆似水年华的感觉。
抑或者,你可以坐在小船上,享受清风拂面,望着两岸的享受小资情调的人们,那一刻的你彻底松弛了下来。每个人都会喜欢这种慢节奏。
在乌镇,你应该在这边美美地住上几个夜晚,这个江南水乡会给你一个不同寻常的梦想。有人说,乌镇木有了生活气息了,都是商业氛围。但这种商业氛围却给了你一个安静的乌镇。
乌镇失去了一些气质的同时也拥有了一种新的气质。只是,会不会得不偿失,我真的不知道。或许现代的人需要这么一个可以度假的乌镇。
在这样宁静的夜里你想到的是什么呢?我想坐在桥上,拥抱着一个人一起感动。
乌镇的夜景真的很迷人。我想在这样的夜晚,你会找到自己想要的感觉。
如果让我迷失在这样的夜景里,我想我没有什么理由可以不愿意。
夜幕降临的时候,游走的人陶醉了,不停地变换的姿势,想把美丽乌镇捕捉到相机里。
伴着稀微的灯光,踩着青石板路,乌镇顿时有一种朦胧感。
穿梭的路人住不进我的相机。路人甲和路人乙永远只是擦肩而过。
昏黄的灯光,我们都需要一点神秘的美感。我想累了。我们都需要停下脚步看陌生人路过。
朋友说:光线暗淡的乌镇更美丽。对此,我表示赞同。
这是个会让你想入非非的地方。我突然眷恋了。想想过去。美丽。但又不能活在过去。
坐在酒廊靠河的一侧,我不理智了。人都是在这种情况下迷失了自己。
想起了《似水年华》里的一句台词,原文忘记了。但大概意思是:乌镇有7座桥,你沿着桥一直走,最终会回到原点。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吧。忘记了。只是,在乌镇你和另一半走散了,只要沿着桥走,你们就会找到彼此。
夜里的乌镇,给我们一个美丽的江南水乡梦。
这样的夜色,你被吸引了咩?你会遇见乌镇的。请原谅的我词穷。关于乌镇,我想我无法用言语表达。或许是我感受乌镇感受得不够深。
喜欢美丽的灯笼。灯笼下,一名女孩笑得非常甜美,她的男友正在为她拍照。让我是何等地羡慕嫉妒恨啊。
拍下这张相片的时候,我心里有一股暖流。那是种莫名的冲动。我是个滥情的人。好吧。我承认这一点。
乌镇的露天电影场。我很安静地走开,我对革命片子不感兴趣。我要去沉醉,沉醉在乌镇美丽的夜景里。让美美地进入梦乡。
First of all, 为小赵祈祷,祝福这个喜欢微笑的女孩。小赵,加油!这个喜欢笑的女孩今天遭遇了不幸,其前男友拿刀将其砍杀。小赵躺在ICU里数度传出病危的消息。刚刚听到小赵的情况有所转,甚为欣慰。同时,凶手已经在今晚10点左右落网。祝福。祈祷。
离开西塘的早晨,我坐上了嘉善开往桐乡的汽车。当天中午,我抵达了乌镇。这里因为刘若英的那支广告,让不少人一直向往。
“来了,就不曾离开。”刘若英的这句广告词让很多人觉得梦里的水乡就是乌镇。
很多人认识乌镇是从黄磊和刘若英主演的《似水年华》开始。我也不例外。N年前看这部连续剧的时候,心里忍不住会感叹:怎么会有这么美的地方。
所以,当我决定远行的时候,我就在犹豫要去丽江还是去乌镇。开始出发前的两天,我又重新看了一遍《似水年华》。在看完之后的深夜,我决定出发前往乌镇。
讲述乌镇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读乌镇,我们需要带着一种情愫。
晴耕雨读。很熟悉吧。木有错。这里就是似水年华拍摄的地点。文和英在这里相遇哦。
乌镇虽然商业气息很浓,但这里真的很安静。特别是夜幕下,因为住在里头的人数有限,让我感觉去了一个木有人居住的古代。
夕阳余晖里,石板路。漫步着,在这里忘记城市的美好。
这是个让我来了且想住下来的地方。在这里,我可以安静下来,思考很多问题。
乌镇。江南给我们的美丽。
漫步在这样古朴街道,还有什么比放松心情更重要的呢?
看着落日,坐在桥上,听着音乐,隐隐有一种感动。
对于乌镇,再华丽的言辞也木有用。看美丽吧。
这样的乌镇是你所喜欢的咩?
在这样的天气,我在乌镇懒洋洋地走着。
乌镇太规范管理了。要是不这么规范的话,这种古镇的人流量会很恐怖的说。
在这个古老的邮局里,我给自己邮寄了一张明信片。四处游走时,已经习惯了给自己邮寄一张postcard。
这个距离你梦中水乡有距离吗?我不知道,只是我喜欢这里的美景。她让我陶醉。
扛着相机穿梭在乌镇的小巷里,随处可见的风景,这是一种享受吗?
泛舟乌镇,你穿梭在中国美丽的威尼斯里。
喜欢透过窗户看美景。我是不是个偷窥狂呢?表示怀疑。
这个画面其实让我挺感动的。一名女子独自坐在没有演出的水剧场的观众席上。她望着水,静静地。那时候的我,其实很想上去给她一个拥抱。
拍下这个画面时,我有一种蓦然的冲动。感触就在那一刹那,要是我以后老了,只想跟自己老伴儿坐在竹椅上,静静看过往的路人甲。
这是一个乌镇,虽然她没有了以前的真实。但你会喜欢。
这个古老的街道两侧的店面几乎木有商家了,因为都被乌镇旅游开发公司给统一规范管理了。这真的很不容易。一个古镇就这么变成了一个度假村了。
推开窗户,透过天井,我抬头望着天空。我的天空之城会有怎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