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的食物好吃又相對廉價些,嘉義的風景也好,小旅行的心情似乎是一種特別的儀式呢。
在精緻的空間裡生活著,感受到的是大自然原始的力量。
星期六, 四月 14, 2007
最近台灣南北往返的心得
總結最近南北往返的心得。
台北到台南的開車價格約為1200~1300元,包含油錢、8個收費站的收費,時間約3.5~4小時。
台北到台南的飛機價格為1580~1764元,時間約1小時。(還得加上檢查行李提早等約1小時)
台北到台南的高鐵價格為1320元,時間約2小時。(但高鐵站遠,還得加上接駁車約半小時)
台北到台南的臺鐵價格為741元(自強),時間約3.4~4.1小時。(自強的回數票平均每張約630元)
台北到台南的國光價格為540元,時間約4~4.5小時。(來回為820元)
台北到台南的統聯價格為550元,時間約4~4.5小時。
台北到台南的和欣價格為600元,時間約4~4.5小時。
台北到嘉義的統聯價格為500元,時間約3.5~4小時。
比較起來,為了省錢自己會搭客運,但花的時間多。如果要趕時間的話,會選高鐵或飛機,特別是台北到台南,我要去的地方其實搭飛機到達後,車程很快就到了,高鐵也是。
要嘗試一日生活圈嗎?
我還是覺得時間仍舊很長,不論那一種交通方式,最快都要花到2個小時~4個小時以上,島內的運輸量次高,其實改進空間還有很多的。
以高鐵來說,設置的站區相對偏遠,在未來多少有一點平衡發展的效果,但也造成目前要從高鐵站區,到市中心區域仍需要一段交通費用,且時間成本也是問題,如果高鐵的速度能夠再提高,增加的效益可彌補站區相對偏遠的缺點。
飛機的情況則是要減少旅客等待的時間,增加機場接駁的工具,產生整體的搭乘便利性,在價格較高一些的情況下,要比高鐵用更快的接駁車流程,配合原先飛機的時間優勢才好。
臺鐵唯一的救星,除了改善行車時間,更換機車頭外,價格的調整是必要的作法,相對來看,雖然臺鐵的行車可能較客運穩定,但價格高出一截,速度差不多,且還差上高鐵一段距離,地位相對尷尬。但換個角度想,如果在這種競爭壓力下,做一番改造,才能維持未來數年的競爭力,臺鐵的可進步空間毋庸置疑是還有的,得想辦法在高鐵速度能在技術水平增加,往上提昇前打造適合臺鐵自己的優勢才行。
客運競爭激烈,老實說可以改進的空間不大了,唯一可以玩的就是拼價格吧,月票、回數票之類的產品,好像業者因為業績考量而作法不一,滿希望能夠有好的產品方案,這樣對客戶的向心力凝聚會是營運增加的好方法。至於是否開發區域旅遊,或者是做配套營運增加獲利,要再評估才好。
其他的心得呢?

由 ivan 發表於 11:49 PM | 文章分類: 自遊自在, 心情隨筆
台北到台南的開車價格約為1200~1300元,包含油錢、8個收費站的收費,時間約3.5~4小時。
台北到台南的飛機價格為1580~1764元,時間約1小時。(還得加上檢查行李提早等約1小時)
台北到台南的高鐵價格為1320元,時間約2小時。(但高鐵站遠,還得加上接駁車約半小時)
台北到台南的臺鐵價格為741元(自強),時間約3.4~4.1小時。(自強的回數票平均每張約630元)
台北到台南的國光價格為540元,時間約4~4.5小時。(來回為820元)
台北到台南的統聯價格為550元,時間約4~4.5小時。
台北到台南的和欣價格為600元,時間約4~4.5小時。
台北到嘉義的統聯價格為500元,時間約3.5~4小時。
比較起來,為了省錢自己會搭客運,但花的時間多。如果要趕時間的話,會選高鐵或飛機,特別是台北到台南,我要去的地方其實搭飛機到達後,車程很快就到了,高鐵也是。
要嘗試一日生活圈嗎?
我還是覺得時間仍舊很長,不論那一種交通方式,最快都要花到2個小時~4個小時以上,島內的運輸量次高,其實改進空間還有很多的。
以高鐵來說,設置的站區相對偏遠,在未來多少有一點平衡發展的效果,但也造成目前要從高鐵站區,到市中心區域仍需要一段交通費用,且時間成本也是問題,如果高鐵的速度能夠再提高,增加的效益可彌補站區相對偏遠的缺點。
飛機的情況則是要減少旅客等待的時間,增加機場接駁的工具,產生整體的搭乘便利性,在價格較高一些的情況下,要比高鐵用更快的接駁車流程,配合原先飛機的時間優勢才好。
臺鐵唯一的救星,除了改善行車時間,更換機車頭外,價格的調整是必要的作法,相對來看,雖然臺鐵的行車可能較客運穩定,但價格高出一截,速度差不多,且還差上高鐵一段距離,地位相對尷尬。但換個角度想,如果在這種競爭壓力下,做一番改造,才能維持未來數年的競爭力,臺鐵的可進步空間毋庸置疑是還有的,得想辦法在高鐵速度能在技術水平增加,往上提昇前打造適合臺鐵自己的優勢才行。
客運競爭激烈,老實說可以改進的空間不大了,唯一可以玩的就是拼價格吧,月票、回數票之類的產品,好像業者因為業績考量而作法不一,滿希望能夠有好的產品方案,這樣對客戶的向心力凝聚會是營運增加的好方法。至於是否開發區域旅遊,或者是做配套營運增加獲利,要再評估才好。
其他的心得呢?








由 ivan 發表於 11:49 PM | 文章分類: 自遊自在, 心情隨筆
迴響留言
張貼迴響:
引用列表
本篇文章引用網址: http://yblog.org/api/trackback/?id=7064
沒有引用
本篇文章引用網址: http://yblog.org/api/trackback/?id=7064
沒有引用
訪客來源網址(僅列最多的10個外部來源):
- https://www.google.com.tw/ (407)
- https://www.google.com/ (29)
- http://www.google.com.tw/ (23)
- android-app://com.googl...lequicksearchbox (11)
- https://www.google.com.tw (10)
- http://www.google.com/ (5)
- http://tw.search.yahoo....ei=utf-8&v=0 (3)
- http://tw.search.yahoo....ei=utf-8&v=0 (3)
- https://www.google.com.hk/ (3)
- http://r.search.yahoo.c...anlnfqk_vbnc7iu- (2)
- http://www.google.com.t...c4xmjyyeofvrwyyq (2)
- http://60.199.173.6/archive/index.php/7064 (2)
- http://www.google.com.t...mp;client=safari (2)
- http://www.google.com.t...c4xmjyyeofvrwyyq (2)
- http://www.google.com/u...c4xmjyyeofvrwyyq (2)
61.229.109.* | 標記為廣告 | 回應此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