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看過的可以爬一下這新聞
雖然下這標題,但文內的重點只有這幾句:很難想像線上遊戲公司老闆,其實並不怎麼愛玩遊戲,正因為它對產品「沒有感情」,才能冷靜看待成敗,客觀做出判斷。
對於這篇新聞的感想,阿涼和幾個產業朋友閒聊後,有著一致的期許,那就是希望不要有產業同好和長官,認為真的可以不玩遊戲,而能像王董一樣掌握霸權、洞悉天命、預測未來、走向極致、征服線上遊戲世界……。尤其是研發和營運相關單位,對於這行的人來說:玩遊戲是「基本作業」,跟棒球員練球一樣;而遊戲要玩很多則是「回家作業」;遊戲要能玩到多樣又多類的話,這就叫做「進修」;而玩到能深度分析做出研究報告,那就叫做「深造」。
當然不用說深造和進修,這行大部分的人可能連回家作業都沒在做~
台灣的遊戲產業很少有人能像王董這樣,有前瞻觀點和很強的執行、判斷能力,他可以不玩遊戲,因為他只要找到對的人,下去幫他執行正確的決策以及領導團隊工作即可,而這些職位次之的,影響遊戲研發和營運細節走向的人,就不能不碰遊戲。
現在台灣遊戲產業的情況,個人感想就像銀狐大發在阿涼噗浪的留言一樣讓人嘆息「放心吧,不用王伯伯教,現在很多遊戲公司的主管就已經不玩遊戲了。」
不玩遊戲,要怎麼搞運營、做研發?這篇是我在一年半之前寫的,就算是再過幾十年,我也不會改變這個觀點,幹這行的,對於產品只有親自下來測試遊樂過,持續的去了解新遊戲系統的變化與機制,看到了別人創造出新的東西,或是模仿出更強大的玩意,我們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說實在有在玩都不一定能做出好東西了,更何況連碰都不碰呢!若身邊一起合作的同仁不玩遊戲,那麼討論、創意、回饋都會受到限制,也很難一起激盪出新的想法,做出來的遊戲娛樂性就會降低。
做遊戲和運營遊戲者,不僅要玩,而且還要多看多聽多交流,避免被自己的獨立喜好或特殊偏好給無意識的主導遊戲內容,而造成一些誤判或走研發贅路。
另外我想講一點東西,有很多玩家喜歡批評國產遊戲,但身為遊戲產業的人,不能跟玩家一樣見識。有人氣的遊戲要進去看看到底紅在哪裡,別人賺錢的遊戲更要花點時間研究一下,到底是哪些機制在賺錢,什麼商品在賣錢,玩家都買些什麼玩意。如果你有那種「阿~XX公司遊戲有啥好看的」、「還不就換湯不換藥的同引擎遊戲」這種想法,那你肚子的半瓶水就永遠都不會滿。
除非你做出來的東西可以超越人家,否則就永遠都會有進步與學習的空間。
Fin,王董有本錢可以不碰遊戲,但你不可以不碰,千萬不要拿這篇新聞來作為你不玩遊戲的藉口,除非你能做到成為第二個王俊博,才有資格不碰遊戲。警惕之、也共勉之。
老闆是投資者&公司營運者,而不是遊戲開發者or遊戲設計者,
遊戲的設計開發權力下放給專職的下屬。
這種什麼都不會的老闆,
比只會一半卻處處插手的老闆好太多了。
218.172.250.* | 標記為廣告 | 回應此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