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台灣部份網路界出現的小風雨,是圍繞在六先生周圍與不喜歡六先生的人,還有其他相關的人,包括閱讀各個部落格的網友週邊。
自己簡單的想法是這樣:
部份文章有謬誤產生誤導所造成的影響是一回事,創業失敗造成股東與員工的損失是另一回事,開課內容不佳可能誤人子弟形同近似學店又是另一回事。
我覺得人生在世,無免各取所需,自然是趨近於選好的來用,避開不好的。差別在於,事、物較容易趨吉避凶,人則非。
人是一種複雜的生物,不一定好面對或處理。我們在抽離對個人的觀感時,吸收我們需要的特質、貢獻,排除個人帶來的負面效應,這樣自然是最好。但無可避免地,我們不可能完全抽離對個人的觀感,以至於我們對人會產生情緒。
這種情緒會有很多種結果,現只想挑最重要的兩個來講。
一是過譽。
二是過貶。
前者容易出現在粉絲上,他們看不見偶像的真相,只選擇聽好的。
後者雖然看得比較清楚,但下手顯然重了點,且一來一往,彼此會結下更多樑子,形成連環戰線。
我非常不喜歡過譽,因為那會讓人盲目,與真相之間會有距離,最好是能自主判斷。
我也不喜歡過貶,因為對方與自己會有不良的反應,造成更多的誤會,冤冤相報何時了?我們應該把時間放在更多有意義的事情上。
但是,認清真相還是有其必要性,這是顧慮到公眾權益的問題。(我對斂財宗教、宗教消費的立場也是類似的,所以才寫了系列文)
最前面提過,部份文章有謬誤、創業失敗、開課內容不佳這3件事,它們有不同的影響,何者造成的影響比較不好?我覺得是後2者。
部落格文章大家自有判斷力,有機會獲得好的內容和啟發,六先生在這方面是有一些貢獻的。錯誤的地方雖然會誤導,但只要沒有太跨張,並不會造成太多傷害。
而經營事業失敗,造成金錢上的損失,對於股東,員工來說,是不好的。這讓投資者在創設公司時,考量舵手的人選會更慎重些,但這牽涉到的人不如上課這件事情多。
對於公眾權益比較明顯的問題,也就是課程的部份。收了錢,如果沒有提供適當的課程,這樣不好。
如果自己不適合教這個課程,應該讓課程轉型,找其他學有專精的人來擔任講師上課,自己去當趨勢或其他適合課程的講師,以統合的身份來組織課程,不就是還不錯的組合嗎?
不然學員花了錢,得不到應有的東西,又會被唸課程規劃不當,何苦呢?
這就與比較多人的公眾利益有關,因為我們不能確定未來會有多少人去上這些課程。
二句話給各位:
認清真相求上進
行止端正則少謗
這只是簡單地分享一下自己對該人物事件的看法,寫得不好,請多包涵。
另外,網友也不要再寫信來問為什麼我沒有寫這件事情了。==
同場加映:如果看不懂本文寫的是關於什麼事件,以下這個連結是我近來看過做得最棒的懶人包分享文章,應該是一看就懂。
>>>>>>Mr.6大混戰<<<<<<
文章裡面還有很炫的tag cloud標籤雲flash,共有4個。
1是關於Mr.X的(下面這個) , 2是部落客反XX處的,3是HowXXXX網站的,4是關於王XX的。這是該文作者讓flash程式自動去抓另一個網站上xml裡頭tags標籤所組出來的flash。








由 ivan 發表於 9:28 AM | 文章分類: 社會百態, 時事評論
就是Mr.6與Mr.6的弟弟還有其委託眾多友人
開設許多匿名blog與Twttr洗funp與攻堅對Mr.6建言的部落格
這都是檯面下的真實醜陋面目
這些網路業界都已經非常清楚了...問問曾經誤判請過Mr.6當顧問的人吧
本篇文章引用網址: http://yblog.org/api/trackback/?id=9851
沒有引用
- https://www.google.com.tw/ (76)
- http://www.ptt.cc/bbs/s...72509.a.f65.html (14)
- https://www.google.com/ (9)
- http://www.ptt.cc/bbs/t...72509.a.f65.html (6)
- android-app://com.googl...lequicksearchbox (6)
- http://wraecca.info/mr6%e5%a4%a7%e6%88%b0/ (4)
- http://wraecca.info/archives/245 (3)
- http://www.google.com.t...okkrian2pm5t_e2g (2)
- http://yblog.org (2)
- http://www.google.com.t...p;sig2=azxnjof2s (1)
- http://www.google.com.t...p;sig2=9j6nh5slr (1)
- http://hk.search.yahoo....b%b8&geo=0,0 (1)
- https://r.search.yahoo....ahfburjwxir44r8- (1)
- http://www.google.com/u...jcnh4dy91uzrx5pc (1)
- http://m.weibo.cn/login (1)
不過癥結點在於一個,如同真田大大所說的,
所引用的數據以及論述是否經過謹慎求證,
這種前提之下,自然就能走的準走的遠,呵呵~~
61.157.76.* | ivan_lin at livemail dot tw | 標記為廣告 | 回應此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