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攻》這部即將在2006年~2007年上映的電影,台灣一般大概比較有印象的恐怕只有主角劉德華,但其實這部作品有很多值得省思的地方。《墨攻》電影版由日本、南韓、中國與香港合計耗資1600萬美元,將近5億新台幣的周朝戰國時期電影,故事本身是改編自日本小說家酒見賢一的同名小說《墨攻》,該部小說獲得小說榮譽之一的中島敦紀念賞獎項。
依據小說而改編的同名漫畫《墨攻》,則由漫畫家森秀樹改變創作而成,讓小說中的英雄人物觸及更多觀眾族群,出版後也拿到第41回小學館漫畫賞的獎項。接著,就是這部即將在2006年底上映的同名改編電影了。
做為墨子創立的墨家弟子,革離為第三代墨家領導人(也稱鉅子)的下屬,故事在趙國大軍進攻燕國邊境梁城的狀況下展開,渡過易水的革離,以墨家一貫的非攻立場,協助梁城抵禦趙國軍隊。
後續的發展結構還算不錯,可以想見改編成電影自然很適合,也不會有太背離原著的情況發生,畢竟在觀眾的認知裡,除了古代場景的力道外,原著的人物刻劃對演員絕對是很大的挑戰,能完美地詮釋出墨者的角色精髓,在大時代中大小人物面對困難時的神情與決斷,是本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
延伸閱讀:
墨攻電影版日文官方網站
酒見賢一個人網站
墨子:孔子的第一個反對者
關於知識和名的討論與後期墨家
後記:
如果仔細探討墨家,或許漢代獨尊儒術是個的錯誤,只是統治者方便統御的工具,以及為自身所作的考量才行其道,也間接地使中國變成一個思想封閉的社會。
戰國末期墨家的經典《墨子》一書編成,兩千多年來,因受到政治風向球轉變,近代才有更縝密的研究,其中墨家早就有對光學(光沿著直線前進,並討論了平面鏡、凹面鏡、球面鏡成像的一些情況,尤以說明光線通過針孔能形成倒像的理論為著)、數學(已經用科學來論述圓的定義)、力學(提出了力和重量的關係)等自然科學的探討,長期以來未受重視,是不是很可惜呢?
所以呢,打倒孔家店並沒有什麼不好,只是手段優劣與否的問題罷了。
另外,劉德華版的革離,實在是比漫畫版本的美型多了,但自己是覺得漫畫版的比較接近小說中革離的風采。
推薦大家欣賞這系列作品的小說、漫畫或電影其一,肯定會有所得。
以下是墨攻電影的預告片:
先前已經撰寫過關於這部好作品的拙文小說起步加上漫畫起飛的電影《墨攻》,也提供給傻呼嚕同盟放在《墨攻》的部落格。 電影在中國、香港、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上映開紅盤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