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十月 3, 2005
【書心】原來如此。
激怒某人。因為他認為古書不能好好聽他說話,卻在開玩笑;古書卻認為他不知道我在分析還是閒談。
長久以來,不少人將心事吐露給古書,理由多半是因為古書具備些微的姓名學技術,可以用與眾不同的方式分析問題。然而不成熟的姓名學無法剖析一切,於是古書也會用自己的角度分析事情,這些大異常理的的分析常常會讓聽者有完全不同的視野,從而脫離悲苦情緒,正面看待事情。
或許是因為屢試不爽……所以忽略了有些人只是需要聽眾。猛然想起,常常跟感情遇到瓶頸的友人這樣說:「他只是需要一個好聽眾。」
曾幾何時,我不再懂得當個聽眾了?或許是自視太高,認為每個人都希望聆聽我的高見。井底之蛙,認為自己就是世界的標竿。
要小心措辭,尤其是對敏感的人。不過古書實在不擅長此道……所以都會變成「不與之言」:不主動說話,只被動回答。已經有前車了。
當古書的朋友很辛苦呢……不是受得了玩笑話,就是能讓古書不敢開玩笑。情緒化的人,卻不能接受情緒化的朋友,真糟糕啊。
長久以來,不少人將心事吐露給古書,理由多半是因為古書具備些微的姓名學技術,可以用與眾不同的方式分析問題。然而不成熟的姓名學無法剖析一切,於是古書也會用自己的角度分析事情,這些大異常理的的分析常常會讓聽者有完全不同的視野,從而脫離悲苦情緒,正面看待事情。
或許是因為屢試不爽……所以忽略了有些人只是需要聽眾。猛然想起,常常跟感情遇到瓶頸的友人這樣說:「他只是需要一個好聽眾。」
曾幾何時,我不再懂得當個聽眾了?或許是自視太高,認為每個人都希望聆聽我的高見。井底之蛙,認為自己就是世界的標竿。
要小心措辭,尤其是對敏感的人。不過古書實在不擅長此道……所以都會變成「不與之言」:不主動說話,只被動回答。已經有前車了。
當古書的朋友很辛苦呢……不是受得了玩笑話,就是能讓古書不敢開玩笑。情緒化的人,卻不能接受情緒化的朋友,真糟糕啊。
唉。 我忽然被意料之外的刺了一下,我一直被某個朋友抗議這點啊。
真的是,過猶不及,過猶不及......
140.122.32.* | 標記為廣告 | 回應此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