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六月 9, 2005
網路上的佯病症候群
佯病症(Malingering)、人為性疾病(Factitious disorder)、孟喬森氏症候群(Munchausen's syndrome),這幾種心理性的疾病,常常會出現在比較未成熟的人們當中,是內外科醫生不得不注意的問題。
近來在網路上,因為匿名性與方便性,加上部分有一點網路成癮的人會藉著網際網路排除現實中的問題與煩惱,以上三種心理性疾病的狀態與特徵,也會會常常看到。
孟喬森氏症候群患者(從一個著名的德國伯爵事蹟而來的命名),之所以裝病,可能是因為缺乏照顧與關心,會產生孤獨無助的感覺。當別人可憐患者,並提供無私幫助的同時,患者會因此產生心理上的救贖,因為有人關心是帶來溫暖的。
患者可能具備表演性人格,也很機靈並知道如何模仿疾病,對醫學有些微的瞭解,但還是有很多破綻。藉著裝病而尋求他人關注,有可能是有意識或者是伴隨著無意識。
絕大多數這類患者,在幼年時有身心方面的不公平對待,並產生自我認同方面的問題,反映在他們的言行、文章中。這樣的人情緒反應強烈,控制力卻薄弱,相對地有時候會比一般人不成熟,但因為又很聰明的緣故,有時候又有些老成。
由於這樣的症狀有可能會伴隨著現實生活中的人氣關係不穩,轉而在網路尋求朋友會變成更大的推力。
最近知道的案例是這樣,有一個在網路上說自己身體很不好的女孩,除了身體有氣喘外,還服用治療用的類固醇藥物所以會變虛胖,更嚴重的是還有心臟病,還曾經因為手術而住過兩次以上的醫院(實際次數不明)。
實際上,這個女孩其實沒有心臟病,也沒有動手術或去住院。首先,這個女孩並不知道氣喘用的呼吸擴張劑是存放在吸入器裡,雖然短效性氣管擴張劑比較是治標不治本,但中度以上的氣喘患者可以使用吸入型皮質類固醇來治療。這樣的類固醇藥劑,即便是有機會讓身體虛胖,但實際上這個女孩是實胖,並不是虛胖的蘋果臉。
心臟病動手術,如果是辮膜的問題,開刀時間和復原期間是有一點程度的,不太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遠行。而且這類的手術,會留下疤痕,在網路上的生活照卻看不太出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另外,必須定時服用藥物,以及定期去醫院診斷,這樣的人也不能常常晚時間上網,因為身體狀況會受影響,結果卻總是4點多才睡覺,我一個在台大當醫生的朋友直言:「簡直不可思議!」
雖然這個女孩曾說過住院的時候有透過筆記型電腦上網聊天。但由於我家人在特殊領域工作的緣故,我知道在能夠住的醫院病房裡,如果要能夠用電腦,又可以上網的,中部地區的醫院屈指可數,且所費昂貴,一般的家庭是很難得起。除非是使用PHS手機無線上網,但上網費用同樣是滿貴的,更何況中部地區比較晚才有PHS可以用。
萬一不幸有這樣的情況,有什麼方法可以治好呢?
這類症狀必須看心理醫生來解決,但很難完全治好,因為若是嚴重的患者會不斷地讓自己的需求(胃口)提升,超過醫生所能控制的程度。如果只是輕微症狀,定期去看心理醫生,接受指導與諮詢,會有很大的幫助。避免指責,給予合適診斷與諮詢,讓患者和醫生能夠合作,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雖然最近社會上有很多說謊和捏造的新聞和事件,加上在這個社會壓力與日遽增的環境下,有這樣情況的人可能還不少。但最重要的是,如果是真的知道自己說謊,就趕緊去改正這項行為,或是道歉。如果是疾病,那麼應該好好和心理醫生約診,對自己的人生才有幫助。

由 ivan 發表於 12:05 AM | 文章分類: 醫學保健
近來在網路上,因為匿名性與方便性,加上部分有一點網路成癮的人會藉著網際網路排除現實中的問題與煩惱,以上三種心理性疾病的狀態與特徵,也會會常常看到。
孟喬森氏症候群患者(從一個著名的德國伯爵事蹟而來的命名),之所以裝病,可能是因為缺乏照顧與關心,會產生孤獨無助的感覺。當別人可憐患者,並提供無私幫助的同時,患者會因此產生心理上的救贖,因為有人關心是帶來溫暖的。
患者可能具備表演性人格,也很機靈並知道如何模仿疾病,對醫學有些微的瞭解,但還是有很多破綻。藉著裝病而尋求他人關注,有可能是有意識或者是伴隨著無意識。
絕大多數這類患者,在幼年時有身心方面的不公平對待,並產生自我認同方面的問題,反映在他們的言行、文章中。這樣的人情緒反應強烈,控制力卻薄弱,相對地有時候會比一般人不成熟,但因為又很聰明的緣故,有時候又有些老成。
由於這樣的症狀有可能會伴隨著現實生活中的人氣關係不穩,轉而在網路尋求朋友會變成更大的推力。
最近知道的案例是這樣,有一個在網路上說自己身體很不好的女孩,除了身體有氣喘外,還服用治療用的類固醇藥物所以會變虛胖,更嚴重的是還有心臟病,還曾經因為手術而住過兩次以上的醫院(實際次數不明)。
實際上,這個女孩其實沒有心臟病,也沒有動手術或去住院。首先,這個女孩並不知道氣喘用的呼吸擴張劑是存放在吸入器裡,雖然短效性氣管擴張劑比較是治標不治本,但中度以上的氣喘患者可以使用吸入型皮質類固醇來治療。這樣的類固醇藥劑,即便是有機會讓身體虛胖,但實際上這個女孩是實胖,並不是虛胖的蘋果臉。
心臟病動手術,如果是辮膜的問題,開刀時間和復原期間是有一點程度的,不太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遠行。而且這類的手術,會留下疤痕,在網路上的生活照卻看不太出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另外,必須定時服用藥物,以及定期去醫院診斷,這樣的人也不能常常晚時間上網,因為身體狀況會受影響,結果卻總是4點多才睡覺,我一個在台大當醫生的朋友直言:「簡直不可思議!」
雖然這個女孩曾說過住院的時候有透過筆記型電腦上網聊天。但由於我家人在特殊領域工作的緣故,我知道在能夠住的醫院病房裡,如果要能夠用電腦,又可以上網的,中部地區的醫院屈指可數,且所費昂貴,一般的家庭是很難得起。除非是使用PHS手機無線上網,但上網費用同樣是滿貴的,更何況中部地區比較晚才有PHS可以用。
萬一不幸有這樣的情況,有什麼方法可以治好呢?
這類症狀必須看心理醫生來解決,但很難完全治好,因為若是嚴重的患者會不斷地讓自己的需求(胃口)提升,超過醫生所能控制的程度。如果只是輕微症狀,定期去看心理醫生,接受指導與諮詢,會有很大的幫助。避免指責,給予合適診斷與諮詢,讓患者和醫生能夠合作,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雖然最近社會上有很多說謊和捏造的新聞和事件,加上在這個社會壓力與日遽增的環境下,有這樣情況的人可能還不少。但最重要的是,如果是真的知道自己說謊,就趕緊去改正這項行為,或是道歉。如果是疾病,那麼應該好好和心理醫生約診,對自己的人生才有幫助。








由 ivan 發表於 12:05 AM | 文章分類: 醫學保健
迴響留言
張貼迴響:
引用列表
本篇文章引用網址: http://yblog.org/api/trackback/?id=311
沒有引用
本篇文章引用網址: http://yblog.org/api/trackback/?id=311
沒有引用
訪客來源網址(僅列最多的10個外部來源):
- https://www.google.com.tw/ (115)
- https://www.google.com/ (15)
- https://www.google.com.hk/ (6)
- android-app://com.googl...lequicksearchbox (4)
- http://www.google.com/search (3)
- http://tw.search.yahoo....ei=utf-8&v=0 (2)
- https://www.google.com.au/ (2)
- http://tw.search.yahoo....ei=utf-8&v=0 (2)
- http://r.search.yahoo.c...fwdijtojrl.v2wc- (1)
- http://www.google.com.t...=602&bih=963 (1)
- http://r.search.yahoo.c...1ojudcx9bcwbbj4- (1)
- http://int.search.myway...tt&searchfor (1)
- http://r.search.yahoo.c...tg0nr7gtfx3d6ja- (1)
- https://hk.search.yahoo.com/ (1)
- http://www.google.com.t...;usg=afqjcnginym (1)
主要會換這種病的最大原因可說是寂寞 渴望愛情跟憐憫而導致他們生病的心理疾病
現在的社會網路很發達 所以這種疾病的患者最常用的管道就是網路
隨著網路越發達 人心反而越寂寞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嗯....我個人還是覺得網路必須要適可而止
網路我一像當成休閒
現實上的一切我也很重視
嗯....差點忘了 要來去人力銀行登錄 XD
(PS:上面說的代理性佯裝症是在書上看到也想到跟你說的症候群幾乎一樣 所以在我看到這個代理性佯裝症出現 第一個想到就是你這篇文章 也因此才會來這裡回一下 XD)
218.164.194.* | 標記為廣告 | 回應此篇迴響